他们,一位是社区民警,一位是社区医生,一位是社区工作人员,因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番禺区大石街植村“三人小组”走到了一起。
上门走访核查、进行体温测量、保障隔离人员物资……疫情期间,他们每天朝夕相处,一起战斗,守护百姓的平安健康,牢牢守住了社区防线。
守护平安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牢牢守住社区防线
去年底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广州这座流动人口大市也不可避免受到冲击。大年初二,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分局大石派出所社区民警官文锋接到了紧急返岗的通知。
官文锋迅速返岗,按照部署安排,与大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师李忠明、大石街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植村常务副站长吴仲宁组成植村“三人小组”,立马行动起来,开启了至今为期八个月的“疫”线工作。
他们所负责的大石街植村,交通便利,人口流动性大,成分复杂,是典型的城中村。村内有村民2400多人,但流动人口有两三万人,仅出租屋就有2万4千多套,疫情防控任务繁重。
每天上门走访核查、测量体温、服务被隔离人员、心理辅导……成为了疫情期间他们工作的常态。一旦接到相关的高风险地区人员线索及名单,他们便立即行动起来,先通过电话联系,然后入户开展相关工作。
对于每一户被隔离人员,他们还分别建立了微信群,通过实时交流、跟踪,来了解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悉心做好被隔离人员的服务工作。“‘三人小组’由警察、医生、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大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其中,医生拥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可以对重点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社区工作人员熟悉社区情况,能帮忙第一时间找到重点人员,为被隔离人员提供服务。民警则能提供重点人员的佐证资料,可以证明流调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可以告知其法律责任,稳定被隔离者情绪。“官文锋介绍。
在“三人小组”的努力及群众的配合下,疫情发生以来,植村未出现一例确诊患者,牢牢地守住了社区防线。
警民同行 广州首创“三人小组”模式 成为“疫”线最美CP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月23日,广州市印发通知,要求派出所、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派出1人组成入户走访小分队(即“三人小组”),对重点对象进行全覆盖式走访慰问,“三人小组”由此成型。小组主要在社区开展网格化排查和健康服务工作,对社区居民进行体温测量、登记造册、健康教育等。
在今年3月疫情高峰期,广州共组建“三人小组”2000多个,参与警力5000多人,实现了全部社区的全覆盖。
广州首创的“三人小组”模式,也在全省迅速推广。在广东,成千上万个“官文锋”、“李忠明”、“吴仲宁”组成的“三人小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地做出了巨大贡献。近8个月的“疫”线工作,让“三人小组”成为了“疫”线最美CP.
在守护群众的安全健康的同时,官文锋、李忠明、吴仲宁也从陌生到熟悉,增进了对彼此职业的了解。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的防护物资紧缺,由于对疫情的了解有限,说实话,大家心里还有点担心。我们一起上门排查,李医生在进行测量体温、流调时,他总是要我们与隔离人员保持安全距离,把危险留给自己。在我眼里,他就是战士。”官文锋说。
“以前知道警察工作辛苦,但一起工作后才能切身感受。”吴仲宁表示,疫情期间,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通知,官文锋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走访现场,“记得有一次,他24小时值班后,我早上给他电话,说要去走访核查,他二话不说,就跟着我们一同前往。”
疫情期间,在植村村委会门口的大树下,每隔一段时间,一同战斗的植村“三人小组”就会拍一张合照留影。如今跨过冬春,迎来盛夏,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阶段性胜利,曾经光秃秃的大树也已蔚然成林。
(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