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护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础,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背后,往往与家庭监护不力等问题密不可分。为筑牢未成年人家庭保护“防线”,更好实现未成年人全面综合保护,近日,清新区人民检察院对五起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积极构建“社会调查+精准帮教+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家庭保护体系,督促、教育、引导家长依法履行监护未成年子女的法定职责,让缺失的爱回归。
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准确评估家庭教育状况。清新区人民检察院联合清新区筑福社会服务中心,通过与监护人详细谈话咨询,实地走访邻居、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委托心理咨询师对其开展心理测评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涉罪未成年人性格特点、成长轨迹、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信息进行了深入调查。如办理的小辉涉嫌盗窃罪一案,清新区人民检察院通过社会调查及心理疏导,发现小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关注孩子的行动轨迹,疏于监管和正确引导,多日与小辉联系不上,仍置之不顾,致使小辉在失管状态下结伙盗窃。深入的调查为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和督促监护人履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制定精准帮教方案,督促监护人履行职责。五起案件中,清新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在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中的作用,结合案情分别对该五位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为他们分别拟定《“四叶草”正面成长试验前导计划》,制定个性化跟踪帮教方案。此外,根据五名未成年人不同的家庭生活和监护状况,清新区人民检察院分别制定个性化督促监护措施,如针对小辉父母监护缺位和管教方式不当等问题,从调整沟通方式、改善家庭氛围、改变教养方式、提升教育理念、引导教育发展等多方面规划具体的方案,通过家庭心理辅导对李某及其父母进行心理疏导、认知干预和行为矫正,以有效的沟通重新唤起亲情,辅助修复家庭关系。
找准监护问题症结,依法制发《督促监护令》。针对监护人在监护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发《督促监护令》,督促、警醒监护人依法承担并履行监护人职责,帮助孩子回归正途、健康成长。如在小辉附条件不起诉不公开听证会结束后,在听证人员的见证下,承办检察官针对小辉父母家庭教育失当、监护不力、疏于管教等问题,对其父母进行训诫,并向小辉父母依法送达了《督促监护令》,认真分析其在监管教育孩子上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其按时报告监护情况及孩子表现。小辉父母当场承认自己监护失职,表示今后一定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回归正途。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升监护令质效。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提升父母监护能力、改善家庭环境,是帮助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回归正轨,预防重新犯罪的有效手段。清新区人民检察院针对五起案件中各家庭状况,量身设计个性化教育指导方案,根据《督促监护令》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家庭教育指导,并联合社工、心理咨询师、村委会组成监护考察组,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线上联络,一次线下走访,监护人每月报告行为等方式,了解“督促监护令”落实情况,引导监护人自觉承担监护义务,改变不当教育方式,切实推动“督促监护令”落地见效。
(清新检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