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等揭牌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4月26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光明知识产权保护再上新台阶。当天,在光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光明区隆重举行了“助力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活动,光明区知识产权巡回法庭、光明科学城检察官工作室、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仲裁工作站、广东安证计算机司法鉴定所光明服务中心揭牌。这四个新揭牌的机构将成为光明区打造法治先行示范区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
笔者获悉,光明区还配套制定了《关于建设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高地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集中力量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的部署,全力建设光明科学城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高地。
光明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蒋溪林,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市律师行业党委专职书记曹海雷,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周柏新,区政协副主席赵杰,光明区人民法院院长杨克成;光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汉俊以及深圳国际仲裁院、深圳公证处、区直各有关单位、各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及企业家代表等见证了这一盛事!
使命在肩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今年4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光明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光明区委书记、区长蔡颖作了题为《策源原始创新先行科研经济集聚创新人才奋力谱写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新篇章》的报告。在研究谋划今年的目标任务时,提出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奋力谱写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当前的光明,正迎来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创新能级全面提档、发展动能加速转换的历史机遇期。深圳要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而光明科学城承载着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光荣使命,肩负着为深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破题先行的重大责任,光明的创新能级直接影响深圳的增长后劲。
对此,光明区旗帜鲜明地提出当前必须集中力量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这是光明科学城与生俱来的核心使命。要让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提升创新载体集中度显示度,以最大的力度建设大设施、汇聚大院校、运营大平台、吸引大学者,构建功能强大、联动紧密的创新共同体,加快形成光明科学城的强大磁吸效应。让创新生态活力迸发,将创新之魂融入城市品格,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促进创新的市场环境、催生创新的融资环境、包容创新的社会环境,让一流的创新生态成为光明的闪亮名片。要让创新支撑坚强有力,向“冷板凳上那颗火热的心”致敬,推出更有温度、更具厚度的支持政策,支持科学家聚焦重要方向“十年磨一剑”,潜心攀登“从0到1”的原始创新高峰。
原始创新离不开高端产业的配套支持,光明通过强化源头创新引领,以大科学装置高水平开放共享为牵引,以科研成果定期发布、先进技术共创共享为支撑,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校、上下游企业开展集中攻关,促进产业链、科技链紧密联动,培育招引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梯次孵化高成长型科技企业,吸引集聚关联型创新企业,形成科创企业集群发展态势。打造科研成果产业化生态,规划建设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推出定制化扶持政策,推广“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搭建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的一流服务平台,供给高品质专业化的一流产业空间,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成果产业化基地。
原始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对此光明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这是光明科学城决胜长远的必由之路。
落地见效 开启“一站式、全链条”模式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目前,国家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光明区不断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树立系统观念,强化法治思维,自觉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真抓实管、常抓不懈。
随着上述四个机构的揭牌,光明区形成了较为系统性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启“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光明模式”。该模式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发挥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作用,用足用好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检察官工作室、知识产权仲裁工作站、司法鉴定所光明服务中心等平台载体,构建非诉讼服务和诉讼保护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矩阵,为光明区营商环境注入更加优质的“法治力量”,以法治助力光明科学城“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和创新人才聚集地”建设。
光明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周柏新表示,要凝聚法治力量、营造法治环境,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才华充分施展、让一切成果得到尊重。要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巩固“500米公共法律服务圈”,构建覆盖全区、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法治服务便民化水平,让群众有更多法治获得感。
机制保障 建设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高地
除了配套的服务机构之外,光明区还出台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服务机制方案,提出健全完善光明特色知识产权多元协同综合保护机制。充分整合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入驻的光明科学城检察官工作室、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巡回审判庭、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仲裁工作站,以及公证处及司法鉴定等机构资源,形成光明区知识产权非诉、行政、诉讼、服务综合保护全方位协同机制,打造光明科学城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高地。光明区还成立建设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综合保护高地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依法治区办主任任组长。
上述方案内容包括健全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非诉解纷机制、加强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完善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诉讼保护机制、优化一站式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保障等四个方面。
具体而言,加快推进商事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光明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发展知识产权、法学专家学者为专、兼职调解员、公职律师,受理、调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依托“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仲裁工作站”,推行线上仲裁、智能仲裁,提供从无纸化立案到远程庭审、调解的高效纠纷解决方案,为光明区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便捷服务及满足异地远程办案需求。
设立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理、知识产权纠纷快速调解、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同三个功能中心,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高地和当事人信赖的争端解决优选地,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多元共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光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