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杜某:法官,我之前已经赔了1万多元给梁某,真没有钱再赔给他了。
申请执行人梁某:法官,杜某说自己没钱,但其实他把钱都转给他爸了,他爸还在村子里建新房子呢,你要为我主持公道啊!
2019年,同村的杜某与梁某因一起交通事故产生纠纷,交警部门认定杜某对该起事故负全责。梁某因事故受伤住院,杜某赔付了1.3万元后不再赔付后续治疗费用,梁某因此将杜某诉至法院。高要法院判决被告杜某向原告梁某赔偿交通事故各种损失共6万余元。判决生效后,梁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经查询,未发现被执行人杜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生领域案件,高要法院执行局的贾法官认真审查案情,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制定了详细的执行预案。近日,执行团队驱车近1小时前往当事人村居,现场调查了解案件情况,并联合当地村委干部,在村委会约谈了被执行人杜某。
被执行人杜某表示,家里新建的房子确实是父亲出资的,但他本人名下没有任何财产。于是在当地村委干部的协助下,执行法官也通知了被执行人父亲及申请执行人到村委会开展调解工作。
执行法官采取“面对面”“背靠背”方式进行调解。既让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心平气和地交流,讲述各自的困难;也让被执行人及其父亲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不履行给付义务的不利影响和法律后果,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逐渐放下心理戒备,同意和解并达成还款协议。被执行人父亲当场向申请执行人支付了3万元,剩余款项由被执行人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
“谢谢法官!我的赔偿款终于执行到位了,辛苦你们,谢谢!”达成执行和解后,申请执行人梁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高要法院执行法官从服务和保障民生大局出发,通过实地调查、联动执行、现场释法说理等方式进行调解,引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在“家门口”就能达成和解协议,顺利执结案件。今年上半年,高要法院在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中持续发力,共执结涉交通事故赔偿、涉农民工工资、抚养费等涉民生案件146件,执行到位金额340多万元,切实为224名当事人解决了实际困难。(高要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