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前海法院召开“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机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会议公布了《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机制改革纲要及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前海法院希望通过审判改革,进一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保障自贸区与合作区建设。
前海法院全面深化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机制改革。
前海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热情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服务。
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前海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019件(其中民商事案件5156件)。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3022件,约占全部民商事案件的59%。有31件案件当事人选择适用域外法,其中27件案件适用香港法审理,4件案件适用其他国家法律审理,现已适用香港法审结7件。其中“D银行诉L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在港籍调解员的主持下适用香港法达成调解协议,该案入选广东自贸区司法保障十大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了外资进驻前海的信心。
推出27项措施,改革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机制
记者在会上获悉,前海法院在“设置诉讼程序”“法院程序管理职权”“定位诉讼功能”“域外法律查明与适用机制”“裁判尺度”“裁判的可预期性与确定性”“国际区际司法交流”等7方面、27项措施对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机制进行了改革。
在推进当事人双方的诉讼合作方面,为破解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审判中“送达难”的问题,前海法院在涉港案件中探索建立当事人、律师转交送达制度,由原告或律师向被告转交送达法律程序性文件或相关法律文书,在司法实践中收到了实际效果。通过灵活的当事人转交送达方式,节省了送达耗费的时间、提高了案件审判效率,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
在前海法院受理的一宗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告为Z银行,被告的法定代表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经征求原告意见,其愿意自行联系被告的法定代表人并转交应诉材料,而且被告的法定代表人现场签收送达回证与送达地址确认书,原告现场拍照录像后将所有材料交回法院。
此外,《工作指引》还发布了如何规范和引导诉讼行为。据介绍,前海法院目前已建立了诚信诉讼的保障机制,比如,当事人明显不当提管辖权异议,要承担不利后果。前海法院针对恶意诉讼、滥用诉权、虚假诉讼等行为,滥用管辖权异议、虚假陈述事实、恶意隐瞒证据等影响诉讼及对方当事人利益的不诚信行为,将严格依法予以处罚,并让其在诉讼费、律师费负担上承担不利后果,同时将不诚信诉讼行为纳入社会征信系统。
建立律师费用转付机制也是维护诉讼公平。基于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利益的原则,前海法院除了在诉讼费的分担上进行考虑,还探索律师费的转付机制。另外,允许法官根据案件情况,裁量律师费用全部或部分由败诉方承担,将律师费用作为控制诉讼和惩罚不当诉讼行为的手段。目前,前海法院律师费的转付机制已经在案件审理中得到运用。
改革后,前海法院还将鼓励和支持多元化纠纷化解。前海法院在以往进行域外法律查明和适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域外法律查明与适用机制,统一裁判标准和审判流程,完善专家意见认定制度,着力解决域外法律查明与适用困难,平等保护中外商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增强投资自贸区的法治信心。
据初步统计,前海法院对涉外案件开展集中管辖后的平均审理时间为9.6月/件,较集中管辖前的17.2月/件提升了79.2%,案件服判息诉率为84.3%,较集中管辖前的75.4%提升了近9个百分点,改革成效初显。
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占民商事案件近六成
前海法院集中管辖深圳市一审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该类案件是前海法院受理案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前海法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前海法院认真贯彻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部署,认真开展涉外审判工作,为自贸区经济发展营造优质的法治环境。目前,受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3022件,约占全部民商事案件的59%,其中涉港案件2195件,占涉外涉港澳台案件的73%。
前海合作区与自贸区成立后,不断加强深港产业合作,创新外资准入管理模式。涉外经济贸易纠纷大量出现,体现了对外开放经济的活跃程度。
前海法院提升自贸区发展的软实力和软环境。积极参与制定《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规划(2017-2020)》,并发布实施自贸区扩容后全国首个《为自贸区与合作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司法服务与保障的法治化水平。
提升案件审理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
前海法院针对新产业、新业态引发新的法律关系,以司法裁判确立各类相关行为指引。制定实施《涉自贸区与合作区案件审判指引》,《审理前海自贸区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裁判指引》、《审理前海蛇口自贸区内保理合同纠纷案件的裁判指引》,鼓励自贸区内融资租赁业、保理行业的创新发展,支持自贸区企业探索新的经营模式。通过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涉自贸区案件,以个案公正推进法治化建设,推动金融、国际贸易等产业的聚集发展。
充分学习借鉴世界各地,包括香港的诉讼制度和纠纷处理机制,以国际化视野推进涉外、涉港澳台审判机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专业化审判、便利诉讼、多元化解、外国法查明、风险预警等符合自贸区特点的审判工作机制。
前海法院还在国际区际司法交流中,注重借鉴处理跨境商贸纠纷的先进理念和调解制度。聘请了29名港籍和3名外籍专家调解员,以满足不同涉外案件当事人的选择需求。截至今年5月,港籍调解员成功调解案件68件,取得良好效果。选任13名外籍、港澳台籍人员担任陪审员,共同参与部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的阅卷、庭审、评议等审判活动。截至今年5月,港籍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共31件,有效消除了因文化差异对司法公信力的消极影响,提升了涉港商事案件审理的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张智伟 马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