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普通犯罪检察、刑事执行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多项检察业务,分别体现爱国、敬业、法治、公正、友善、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上海检察机关督促保护英雄金笔厂民族工业遗产行政公益诉讼案”等6件第二批检察机关依法履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分别是:上海检察机关督促保护英雄金笔厂民族工业遗产行政公益诉讼案、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检察院督促给付失地农民基本养老金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杨某某涉嫌交通肇事不起诉案、河南省滑县人民检察院监督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减刑案、四川天府新区人民检察院督促完善村民自治章程保障农村妇女合法权益行政公益诉讼案、陕西省检察机关对某金属材料公司与某发电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抗诉案。
“检察机关监督办案,不仅维护个案公正,而且更加注重以检察履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法治风尚。”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剑波表示,近年来,最高检党组带领全国检察机关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依法全面充分履行各项检察职能,积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高质效办案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是否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次发布的案例就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在办案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成果展示。
探索文化传承多元路径
针对图纸档案保护难题,协同行政主管部门、企业主体、专家学者等多方主体,共同助力工业文化发展传承,并积极推动图纸档案活化利用,通过助力纳入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举办专题展览等多样化形式,为新时代工业遗产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在“上海检察机关督促保护英雄金笔厂民族工业遗产行政公益诉讼案”中,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责,激活了档案法等法律条款的生命力,将“纸面上的法”转化为“行动中的法”,让人民群众通过了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感受到先辈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的精神。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何斌表示,上海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工业遗产资源,而激活这些遗产的时代价值,正是文化保护的核心要义。检察机关在推动档案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化传承的多元路径,通过助力纳入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博物馆陈列展示、举办专题展览等多样化形式,让原本束之高阁的档案走出库房、走进公众视野。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重要内容。
杨剑波表示,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立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力度,通过探索民族文化、民族工业遗产保护有效路径,依法服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服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惩恶”与“扬善”并重
2024年5月31日,杨某某驾驶二轮电动车,从山东省临沂市沂河新区白沙埠镇,前往临沂市兰山区参加葬礼。在本村路口,杨某某遇到了同村村民姜某某驾驶电动三轮车搭载张某某,两人也欲前往同一地点参加葬礼。考虑到姜某某曾患脑血栓,驾车载人存在一定风险,为了安全起见,杨某某主动提出愿意搭载两人一同前往。
当行驶至白沙埠镇干渠路与东孝友村路口时,为躲避前方车辆,杨某某紧急刹车并猛打方向,导致车辆侧翻。事故造成姜某某脑挫伤、创伤性硬膜下出血等;张某某多发脑挫伤并脑裂伤及多处骨折,入院抢救后,因伤情严重治疗无望出院,次日死亡。经认定,杨某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我国自古就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文化传统。
临沂市兰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玉伟表示,检察机关在办理杨某某交通肇事案的过程中,贯彻落实最高检党组提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和“三个善于”的工作要求,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友善互助行为体现的社会价值,予以从轻处理,推动司法办案从单纯的“惩恶”向“惩恶”与“扬善”并重演进,引领社会风尚,让冰冷的法律条文承载起道德的温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司法价值。
“司法为民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检察办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批案例涉及见义勇为激励机制、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问题,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相信这些案例的发布,将对弘扬正气、完善机制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杨剑波说。
良性互动凝聚法治共识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一级高级检察官吴孟栓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各级检察机关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照事实和法律办案,确保办案过程、办案结果公正规范,用公正司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准确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起草、制定、修改完善司法解释过程中着力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促进检察官在司法办案中全面准确理解适用司法政策;坚持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凝聚法治共识。
同时,各级检察机关将聚焦人民群众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加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检察监督办案工作,充分运用公开审理案件、法律文书释法说理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社会热点案(事)件的法治解读评论,加大新闻发布工作力度,强化新闻发布效果,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把检察听证作为法治公开课,充分发挥检察听证在推动人民群众参与司法、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开展普法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
吴孟栓表示,在持续发挥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作用方面,最高检将继续广泛征集检察机关推动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案例素材,加强社会效果评估,有计划、常态化发布检察机关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加强案例指导工作的统筹,高度重视、精心选编,突出“典型性”“代表性”,凸显司法案件的社会价值,不断提升人民的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