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动态
东莞公安:发布政务服务指引,回应市民的热切关注和期待
  • 来源:南方日报
  • 时间 :2022-04-19 14:49:00

  “全城通办”包括哪些业务?“绿色通道”有哪些服务范围?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如何办理?电子驾驶证如何申领?……市民的一连串问题聚焦东莞公安政务服务。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东莞公安顺应变化,不断升级服务手段,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惠及广大群众。

  近日,东莞市公安局举行政务服务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城通办”服务模式和公安综合业务“绿色通道”制度,回应解答了市民关注的问题。今年来,市公安局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智能化应用场景,坚持疫情防控和窗口服务两手抓、两不误,高标准打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公安办事环境,提高市民的安全感、满意度、幸福感。

  升级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

  当前,围绕“全城通办”“绿色通道”举措,东莞公安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持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东莞公安已实现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共122项进驻业务可“全城通办”,这项服务摆在重要位置上。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东莞公安推行公安综合业务“绿色通道”制度,通过进一步加快审批时效、实行容缺预审、优先受理办理、简化审批流程、推进并联审批等方式,为特定对象提供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服务。

  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协调科副科长凌伯成介绍,“全城通办”服务是指在全市34个镇街、园区(含滨海湾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区(公安分局办事大厅)和市民服务中心公安区,均可同标准受理办理已进驻的公安业务。

  “目前,东莞市公安局已实现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共122项进驻业务可‘全城通办’。”凌伯成表示,实行“全城通办”包括申领、补领、换领居民身份证等51项进驻的户政高频业务事项,机动车行驶证补(换)领等33项交管业务,6项出入境证件、签注业务和29项办证、签注进度查询等出入境业务。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东莞公安政务服务如何顺应变化,升级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凌伯成表示,公安部门坚持防疫与服务两不误,上线的131项公安事项,实现市民网上办事“指尖办”;户政、车驾管、出入境共122项业务“全城通办”,实现市民现场办事“就近办”;全市各镇街布置超500台公安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实现市民自助办事“错峰办”。

  “绿色通道”让政务服务更暖心

  东莞公安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公安综合业务“绿色通道”制度,通过进一步加快审批时效、实行容缺预审、优先受理办理、简化审批流程、推进并联审批等方式,为特定对象提供更加便利、快捷、高效的服务。

  据统计,2021年,全市公安综合业务“绿色通道”共服务23118名符合条件的市民,受理办理各类业务超过2.5万宗。

  凌伯成说:“具备条件的自然人或法人,可以向东莞全市34个镇街、园区(含滨海湾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区(公安分局办事大厅)和市民服务中心公安区申请审批服务‘绿色通道’。”

  凌伯成表示,对于符合“绿色通道”的服务对象,东莞公安将按照规定提供便捷服务。包括:优先办理,对符合“绿色通道”条件的市民群众,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动态调配窗口资源给予优先受理办理;容缺预审,对仅缺少一些非关键性材料的,将按照“容缺预审”方式予以先行收件,并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补齐补正的材料,待申请人在领取办事结果时再补齐;延伸服务,东莞公安会根据市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主动提供特事特办、跟踪督办、陪同协办等服务措施,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

  目前,公安机关推行的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备受关注。东莞从2021年7月起,逐步推行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业务。截至目前,东莞公安共办理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业务7942宗。

  围绕“放管服”改革推出便民措施

  近年来,东莞公安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围绕“放管服”改革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服务,更好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其中,去年推行的驾驶证电子化(简称“电子驾驶证”)便利措施,群众最为关注。一直以来,纸质驾驶证使用频次高,但需要随身携带,电子驾驶证的推出解决了这一问题。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副所长陈志伟说:“电子驾驶证由于使用方便、应用场景较多,受到群众普遍欢迎。据统计,自2021年11月至今,东莞已有82.9万名驾驶员成功申领了电子驾驶证。”

  驾驶人遇到民警执法检查时,可以选择出示纸质或者电子驾驶证。对出示电子驾驶证的驾驶人,民警不再核验纸质驾驶证,民警使用执法设备扫描电子驾驶证二维码,核查确认电子驾驶证有效性和驾驶证状态。

  陈志伟表示,驾驶人在办理驾驶证审验、换证、处理交通违法或者交通事故等业务时,可提交电子驾驶证办理,无需再提交纸质驾驶证,但对累积记分满分、一般程序处理以及需要暂扣、吊销驾驶证的,仍需要出示纸质驾驶证,按照现行规定办理。

  电子驾驶证用途广泛,比如,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核验驾驶人的驾驶资质时可以采信电子驾驶证;车辆保险承保与理赔时,保险公司可以核验电子驾驶证;在汽车租赁时,租赁企业可核验驾驶人的电子驾驶证等。

  ■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韩志明:

  持续推动社会治理转型升级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东莞公安发布了政务服务指引。东莞公安如何借此契机,进一步持续提升服务质效,积极创新社会治理?记者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韩志明。

  南方日报:如何看待东莞公安高标准打造公安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的做法?

  韩志明:伴随着当前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发展趋势,持续提升和优化为民服务项目,成了各级政府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

  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隔离,也提高了常规管理和服务项目的运行效率,使政务服务变得更快捷、更方便、更节约,体验感更好,这也是现代公共服务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其次,公安部门是社会治理的关键部门,比如户政、车驾管、出入境等工作,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提高公安政务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公安部门主动作为,深入梳理权责事项,积极推出便民利民项目,真正是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这是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使命所在,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南方日报:东莞公安强化政务服务这项举措,在探索创新社会治理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意义?

  韩志明:社会治理是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城市的发展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治理水平。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发生,倒逼相关部门推进改革和创新举措,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尤其是让社会民众更加方便地办理相关事务,持续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持续推动社会治理的转型和升级。

  东莞公安围绕打造“全城通办”服务体系,建构“绿色通道”等机制,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安政务服务的系统性优化,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人本、效率、服务和便捷等先进理念,必定将极大地方便社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也有利于优化城市的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治理化的水平,打造更加富有魅力的城市形象。

  南方日报:对东莞公安提升公安政务服务有何建议?

  韩志明:一是大力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这些相关改革和创新举措,积极利用好改革和创新政策,享受到改革和创新的红利,获得更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二是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数字技术,深入打造与城市规模体量相适应的“数字化+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数字治理的系统化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程;三是建立和畅通意见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举措中的问题,总结改革和创新过程中的经验,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和其他领域的数字治理经验,积极巩固改革和创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