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总网滚动
打造商圈新“枫”景,深圳市龙岗区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妙招迭出
  •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 时间 :2024-08-09 18:02:11

  “多亏华南城综治中心为我们及时化解了纠纷。”华南城工业原料城(深圳)有限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不久前,华南城综治中心成功为这家企业与原承租人调解了纠纷。

  事实上,“有问题找综治中心”已成为园区商户们的共识,华南城商圈综治中心成立以来,化解各类纠纷40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

平湖街道华南城综治中心

  这是深圳市龙岗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近年来,龙岗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作为重点,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涌现了一个个生动创新实践,展现出一道道美丽的新“枫”景,为各类商事主体安心发展保驾护航。

  下沉力量,打通涉企纠纷化解的“最后一公里”

  龙岗区注重将治理力量和资源下沉到产业园区中,为企业提供“近在身边”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打通涉企纠纷调处的“最后一公里”。

宝龙街道同乐社区开展333调解服务体系培训会

  宝龙街道同乐社区建设“333调解体系”,社区党委牵头建立了社区、居民小组、园区(规上企业)三级调解阵地,培育了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企业管理者三支调解力量队伍,形成了简单、普通、疑难三类纠纷案件的调处流程机制,大幅提升产业园区租赁、劳资、合同等纠纷的调处效率。

坪地街道高桥社区低碳城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坪地街道高桥社区属于典型的纯工业园社区,社区党委2023年启动“志愿调解·百企先行”基层社会治理实践项目,动员组织辖区企业职工作为志愿者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在7个产业园区建立志愿调解员阵地,累计培育了61名调解志愿者。

  近年来,龙岗区加大诉源治理力度,创建无讼园区2309个,“枫桥”式园区486个,在13个重点产业园区建立调解工作室,化解各类纠纷10000余宗,并在大型或重点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459个。

  破解难点,以消费纠纷化解助推放心消费环境建设

  针对众多中小型商圈,龙岗区积极探索创新消费类纠纷化解实践做法,助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

横岗街道松柏社区开展商户共建联盟议事会

  横岗街道松柏路商业街是当地知名的老商圈,松柏社区党委2021年启动商户联盟基层社会治理实践项目,目前已有136家商户加入联盟,占辖区商户总数的30%,为社区增补了基层调解力量。

  坂田街道大发埔社区共有教培、美容、健身等预付费业态商户76家,2023年相关诉求件达500余宗。为此,2024年社区党委将其列为重点治理项目,动员社区网格员、楼栋长等力量,加强对辖区内预付费机构潜在纠纷风险的排查、介入和法律法规宣传。2024年上半年,相关纠纷案件合计60宗,同比下降了88%。

  近期,龙岗区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预付无忧”商圈建设的工作方案》,着力从制度层面破解预付费业态的行业监管难、纠纷化解难。

  保护创新,以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助推新质生产力培育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近年来,龙岗区加大知识产权领域保护力度,着力化解知识产权领域纠纷,降低维权成本。

文创产业知识产权相关法律风险防范及应对

  龙岗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全区知识产权领域调解的主要平台,常驻龙岗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通过诉前调解,近三年来共化解知识产权案件4850宗,涉及金额超1.5亿元。“现在越来越多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双方都倾向选择调解的方式。”龙岗法院诉前调解中心金牌调解员张淑琼介绍道。

  为推动电商领域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龙岗区推动成立了龙岗区电子商务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在电商企业聚集的康利城园区设立调解工作室,及时为电商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便捷高效的法务咨询和纠纷调解服务。

  部分中小商事主体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往往侵权而不以为意或浑然不知。为此,龙岗区相关司法单位近年来深入园区、商圈,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知识产权领域纠纷的发生。

  建立联结,汇聚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的多元力量

  “商会参与涉企纠纷调解的优势在于懂得企业的所需所想,能够从企业角度换位思考,加上日常联系服务企业所建立的良好关系,更能促成涉企纠纷调解;此外,还能借机帮助企业避免同类纠纷风险的发生。”龙岗区人大代表、布吉商会秘书长兼调委会主任蔡艳莲表示。

  商会、行业协会参与涉企纠纷化解是龙岗区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创新。龙岗区在全市首创“商会+司法”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于2022年10月成立了龙岗区人民法院坪地街道商会调解指导中心,目前已形成了1个龙岗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11个街道级商会、12个行业商协会的“1+11+12”商会调解工作平台体系。

  龙岗区还推动各级综治中心与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将矛盾纠纷推送转介至相应专业调解组织。2023年以来,龙岗区各商会调解委员会共受理调解涉企矛盾纠纷案件921宗,成功化解302宗,涉及金额近3000万元。

  创新做法,提升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的质效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涉企纠纷的不同特点,龙岗区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了涉企矛盾纠纷化解的模式。

  海吉星农批市场农产品交易、配送运输、短期劳务等纠纷频发。为此,平湖街道白泥坑社区党委创新“短平快”调解模式,调解平均时长从2023年的17.92小时缩短到目前的6.72小时,基本上实现矛盾纠纷“不过夜”。

甘坑数字化调解平台推介

  甘坑小镇涉及景区商家的消费纠纷和经营纠纷较多,吉华街道甘坑社区党委自主开发运营了调解小程序,搭建了数字化调解平台,并把移动调解室“开”到景区里,及时化解纠纷。

  龙岗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吕金斌表示,龙岗区已出台《龙岗区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的实施意见》,接下来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引导更多治理力量与资源向企业倾斜,更好发挥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开展涉企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着力为龙岗区的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