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法院关埠法庭设立诉前联调工作室,开展远程视频调解,充分运用互联网多媒体远程调解平台,实现多方远程视频在线调解,截至目前,顺利为身处外地的25名当事人调处59起矛盾纠纷,最大程度方便群众诉讼,切实减轻群众讼累。
原告王某香是某网络平台博主,经常通过个人账号发布照片和视频,且有一定关注度。2023年年末,王某香浏览网页时发现被告陈某甲、陈某乙、黄某丙未经允许擅自在网络店铺在售商品链接中使用了含有自己肖像的图片,并以营利为目的将自己的肖像用于在售商品的商业推广、宣传。双方虽多次协商,但均因赔偿金额无法达成共识而僵持不下。王某香遂向关埠法庭提起诉讼。
“原告对三位被告的侵权行为意见颇大,一下子起诉了三个案件,又身在外地,通知她‘飞过来’开庭只会加重原告情绪。双方都是年轻人,对于远程视频调解的操作流程应该会比较容易上手,我们先和双方当事人沟通视频调解的相关事宜吧。”刚接手案件时,法庭干警条分缕析,迅速
今年1月,三被告及委托诉讼代理人来到关埠法庭,原告王某香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则通过网络连线远程参与。在调解现场,承办法官从案件事实、法律规定入手,迅速为双方
同样通过网络解纷的,也有不少年纪较大的当事人。“得亏法院的同志告诉我可以找个年轻人教我在手机里开庭,这下不仅辛辛苦苦打工来的血汗钱终于有了着落,还免去了路上的奔波,感谢感谢。”
2021年6月,被告刘某雇佣原告杨某彪在佛山进行挖掘机作业,双方约定劳务报酬20400元。工程结束后,刘某仅向杨某彪支付2000元,结欠的18400元劳务款迟迟未还。杨某彪多次向刘某追讨欠款,但刘某均以各种理由未支付欠款,杨某彪遂诉至关埠法庭。
接到起诉后,考虑到杨某彪已远在贵州老家,主办法官多次致电刘某,说服刘某抓紧到关埠法庭配合进行网络调解。因杨某彪年近60岁、对网络不熟悉,操作系统进行网络开庭的难度较大。法庭干警只能通过电话一步步地引导杨某彪完成注册、登录等操作流程,登录上线后通过远程视频讲解如何查看和确认调解协议,并建议杨某彪找年轻的熟人协助进行网络调解。
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原被告如期开展诉前远程调解。刘某表明自己资金周转困难,短时间内无法付还欠款。承办人结合多年的调解经验为双方提供可行性强的调解方案建议。最终,刘某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并及时积极承担相应责任,偿付了拖欠的薪资。
“也有一些当事人对网络开庭持怀疑态度,担心通过手机和电脑调解,工作人员会随便糊弄,认为只有到法院讨要说法,法官才会‘还公道’。这也让我们意识到要加大对网络调解的普及力度,如何让当事人相信这种‘新上架’的调解模式,如何让年纪偏大的案件当事人也能快速学会网络开庭,是我们目前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当前,诉讼增量对诉源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考验,也是契机。围绕诉讼增量问题,关埠法庭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打造在线调解平台,加大诉前调解力度,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进一步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书写“公正与效率”的法庭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