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以构建“一湾两园”(专精特新湾、装备制造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产业布局为突破口,探索以园强产、以产兴城、以城聚人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为助力企业在法治轨道上轻装前行,破浪远航,杨和镇持续深化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以“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服务理念,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以当好企业“法治店小二”的精准定位,全力打造“法律服务惠企业”品牌升级版,努力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精准调解,为企业化解发展“心头忧”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日益活跃,各类涉企矛盾纠纷也呈现增多趋势,为有效化解这些发展中的纠纷困扰,保障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杨和镇通过“盘活本土资源+链接上级赋能”,整合包括商会、派出所、检察室、法庭、司法所、公共服务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在内的企业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组建高效专业的企业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调处化解高频发生的劳资、合同、人身损害等矛盾纠纷,致力于将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
今年,镇内某制造企业一名员工不幸突发疾病非因公死亡,事发后家属因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足对企业提出超法定标准的补偿要求,企业在深表同情之余也面临依法依规处理和人道关怀的平衡难题,生产经营受到干扰。面对这一棘手局面,杨和镇综合治理委员会迅速组织镇人社、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介入调解。
工作组安抚家属情绪,耐心倾听诉求,向其清晰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关于非因公死亡的规定,明晰企业在此情形下的法律责任边界。同时引导企业展现社会责任担当,从人道关怀角度出发,根据企业承受能力给予一定的抚慰补偿金。经过长达一个月多轮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和释法明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企业给予一定数额补偿,家属亦接受并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事后,企业负责人感慨道:“真是非常感谢你们及时且专业的调解,让我们在情与法之间找到了平衡点,维护了企业的生产秩序,真正为我们解了围、分了忧!”今年以来,杨和镇共成功调解涉企矛盾纠纷25件,涉及金额标的超1000万元,以靠前服务、精准纾困的责任担当,让企业感受到法律服务的温度和效率。
按需送法,为企业筑牢经营“防火墙”
杨和镇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各执法部门、行业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开展民法典宣传月、世界环境日、安全生产咨询日等普法宣传主题活动,在企业内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针对企业治理合规、劳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反诈骗、数据安全等“急难愁盼”发展问题,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创新推出“法治体检+订单式普法”双轨服务模式,深入重点企业开展“法治体检”,系统排查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等方面风险,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经营特点,开展“一对一”送法进企业,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目前杨和镇已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15场次,惠及企业员工6000余人。
创新护航,为新业态注入法治“新动能”
面对蓬勃发展的新经济新业态,杨和镇主动延伸服务触角,积极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的法律服务路径,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存在的法律知识薄弱、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杨和镇将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嵌入基层治理网格,依托专精特新湾杨和综治分中心、红色驿站、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服务平台,打造“家门口”的新业态法律咨询服务站,为新业态从业者提供劳动合同、薪酬纠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平台规则解读等“面对面”法律咨询服务。
今年以来,杨和镇累计接待新业态群体法律咨询53人次,解答法律问题60余项,不断推动镇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成为新业态群体寻求法律帮助的“首选地”和化解矛盾的“前哨站”,为新业态健康发展注入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下一步,杨和镇将继续深化服务内涵,探索“AI”与企业公共法律服务相结合的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基层优化营商环境的“镇能量”样本,让法治的阳光雨露惠及更多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