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补偿我等了十年,非常感谢你们,终于帮我解开了这个10年的心结。”近日,在顺德区北滘警调中心工作人员春风化雨般的妙心化解下,一宗跨度十年之久的经济纠纷终于得到解决。十年心结、一朝化解,来自广州的方女士激动地握着调解员的双手,动情地说。
为创新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2019年11月以来,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创新“最多访一次”机制,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四级信访工作架构,构建“治安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相结合的警访调一体化对接联动模式,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化解在基层,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推动非警务类警情从“110”分离,切实为基层减负,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顺德样本。
四级信访组织架构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满意
为实现“减存量控增量”目标,顺德区公安局按照“党委领导、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原则,探索打造集信访接待、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努力为“最多访一次”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顺德区公安局已设立区公安局信访室、派出所访调中心、社区民警中队警调中心、社区警务调解室四级信访工作架构。区公安局信访室主要对各派出所提交的疑难信访案件进行化解,统筹资源,协调各方,压实基层主体责任;派出所访调中心化解辖区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和涉警信访,协调镇(街)综治、妇联、劳动等部门,提前介入关联性信访事项;社区民警中队警调中心主要化解接处警、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介入调处村居无法解决的矛盾纠纷;社区警务调解室联合村居服务中心,化解邻里纠纷、家庭暴力等简单的涉警矛盾纠纷。
四级信访架构凝心聚力、各司其职,汇集成信访工作的强大合力,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推行新机制以来,顺德区公安局信访总量环比下降38.1%,同比下降22.1%;信访积案化解105宗,同比提升400%.
作为“最多访一次”工作机制试点的北滘警调中心,积极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公安信访接待和矛盾化解工作延伸到基层所队、村(居)服务中心,提前介入社会矛盾纠纷化解。自今年3月25日挂牌运作以来,共接待现场来访群众400余人次,受理各类案件纠纷127宗,调解成功率98%;处理网上咨询投诉538宗,群众满意度100%,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社会力量助矛盾化解
为进一步深化涉警信访工作的对接机制、协同发展与交流合作,2019年11月起,顺德区公安局还创新组建基层综合信访工作专班,构建“治安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相结合的警访调一体化对接联动模式,由派出所民警和警辅人员,协同镇(街)司法部门派驻专职调解员,联合办公、各司其职,并通过司法确认系统直接与法院对接,大大缩短办理时间,切实做到“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
当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引进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参与信访,形成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补充力量。调解案件类型涉及信访、人身损害赔偿、租赁合同、死亡赔偿、侵权等。
第三方人民调解组织配备的专职调解员大都从事调解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不仅熟悉掌握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并恰当运用到调解中,还能依法、讲理、重情,耐心细致地做好纠纷双方的工作,确保调解结果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维护矛盾纠纷双方的合法权益。调解成功后,调解员继续跟进、监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直至协议履行完毕,避免案结不了、矛盾激化,使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起到“防火墙”“灭火器”的积极作用。
今年4月,顺德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区司法局建立区层面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由政法委召集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会商化解方案。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信访矛盾化解,有效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今年6月,顺德区公安局已为21家商会、协会授牌并为47名帮办专员颁发聘任证书,建立帮办人员人才和专家库,利用行管、乡情、专业等社会优势资源,开展法治志愿服务,真正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向联合社会力量延伸。
目前,顺德区公安局已陆续在全区十个镇街派出所因地制宜设置警调中心。警调中心除了警辅人员外,镇(街)综治部门聘请2名以上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专职调解员常驻警调中心,推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信访力量更加品牌化和专业化,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