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市神湾镇外沙村村民委员会的正门前,一张黄色表格格外引入注目。
在这张黄色表格上印有外沙村党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络化工作的要求,其中不仅包括党组织基层治理网络化区域图和各级网络长工作职责,还用树状图梳理了不同网络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用表格列明了每一位辖区村民及负责党员名单,使得“党建+小组”网格化工作治理模式一目了然。
“党建+小组”网络工作治理模式是神湾镇外沙村去年引入的一种工作治理模式,该工作治理模式将外沙村16个村民小组划分为1个大网格、6个中网格、12个小网格,并由村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分别负责。
去年年底,神湾镇外沙村因为实行的“党建+小组”网络化工作治理模式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而在这项荣誉的背后,凝聚了外沙村的基层治理智慧。
外沙村党委书记罗欢辉介绍:村里通过实行“党建+小组”的网格化工作机制,将全村16个村民小组、991户人家牢牢联系了起来。
通过网格化管理,群众有事情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党员,确保反映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得到解决。
5月21日,神湾镇在外沙村民委员会举办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授牌仪式。
“这样一来,我们的党员就可以直接联系到群众,对负责辖区群众负责,并下沉工作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把先进的理念传递给每家每户。”
罗欢辉发现,近两年来,村民的素质明显提高,对村里开展的各项工作表示十分支持。
外沙村第四党支部党员梁东胜对此深有体会。作为外沙村七、八队生产小组的党员负责人,梁东胜对接近120户人家。平日里,梁东胜为了方便与群众沟通,直接将120余户人家的联系方式都存到手机里,平时群众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及时联络,及时解决。
“经常跟群众开展工作,感觉他们越来越配合了。”梁东胜举了一个例子,如近期开展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一经党员宣传发动,群众立马就配合开展相关工作,自觉搞好房前屋后的卫生工作。不仅如此,群众们还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对村内违规情况进行监督与反馈,梁东胜的手机里就经常收到群众反馈上来,大大小小的问题。
据了解,自2019年1月成立外沙村党委组织以后,外沙村基层治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村党委是经过半年时间摸底调查才制定了详细的外沙村党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化分解表,并初步实现了由党委带动支部、支部带动小组、小组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的基层工作治理模式。”外沙村党委书记罗欢辉介绍到。
未来,外沙村还将利用好“党建+小组”网络工作治理模式,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外沙村建设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中山政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