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远阳山县小江镇小江村村民邝某将一面锦旗送至该镇综治中心,以此感谢该镇综治中心快速为他们追回被拖欠的9万多元工程款项。
这场工程款项纠纷能够在短时间里快速化解,得益于“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枢纽、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以综治维稳力量为主导、以信息系统为支撑,阳山县逐步建立健全覆盖村(居)的“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综合治理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阳山黎埠镇运用视联网“云查看”全镇19个村(居)的治安情况。
“一格兜底”
优化整合网格管理与服务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能”
“小黄,你好,今天我一直没有打通我大伯电话,能不能麻烦你去家里看看?”4月30日,阳山黎埠镇洞冠村的网格员黄文园接到五保户陈福如侄子的电话后,她赶紧来到近80岁的陈大爷家里,发现联系不上只是因为他手机坏了,虚惊一场。黄文园听闻老人家不舒服,又迅速联系村医陈医生上门来为老人看看,还将自己的电话写好贴在陈大爷的门上,叮嘱他有需要随时联系。
一本基础台账、一本民情日记、一本走访记录本、一台手机,成了黎埠镇网格员黄文园开展工作的必要装备。打开黄文园的综治手机E通系统,可以看到工作项目非常明确、工作内容非常清晰,有人口信息台账、有日常巡查台账、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台账……里面记满了日常工作的情况以及邻里群众的诉求。
每天,黄文园都入户了解所负责辖区村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需求,经常询问村民过得好不好,吃得饱不饱,以关爱架起与村民的连心桥,让党委、政府的声音一“键”可达,干群关系一“网”情深。
像黄文园这样的网格员,每天都会出现在阳山县各个村落,为群众排忧解难,守护平安。
2017年以来,阳山县结合实际创建“小山村撑起大网格”品牌,实行“一张网格、一支队伍、一套事项、包格负责制”的基层治理服务工作体系,对全县网格实行统一编码、“一格兜底”管理,拓展优化整合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内容,实行“一格多员”“一员多能”,构建“全科网格”“全要素网格”,创新“3+2+1+X”的工作模式。
2021年以来,阳山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面深化综治网格向综合网格转化,全面铺开“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政务服务网络平台、网格事件办理平台、网格微信群交流平台,畅通为民服务渠道,改进为民服务作风,提升为民办事效率。
目前,阳山167个村居(社区)科学划分网格为980个,共有网格员1030人、网格信息员3842人。2020年10月,阳山县为全县网格员更换了“综治E通”APP手机1030台,实现了网格员手机终端的全覆盖。
同时,因地制宜划分治理网格,将消防、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社会综合服务、林业、特殊人员群体管理等各部门划分的不同网格合并成同一网格。
“就地取材”
选好网格员信息员,把好隐患“关键点”
“五一假期,疫情防控不松懈,外出游玩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节假日的到来,车流量激增,道路交通安全规则要遵守,文明出行,平安归家”……今年“五一”节假日前夕,阳山七拱镇网格员压实责任,做好“宣传员”“引导员”,进村入户做好疫情防控、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电信网络防诈骗等方面的宣传引导,把“看得见”的问题及时化解在“管得着”的萌芽状态。
黎埠镇网格员进村入户做好电信网络防诈骗知识宣传。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近年来,阳山县织好“一张网格”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支队伍”,选好配好网格员和信息员。各乡镇由综治中心主任任总网格长,各个村居(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为各个网格的网格长,各村“两委”干部为网格员,具体负责到所包片的辖区,网格员对自己负责的网格范围内所有事项“全科医生式负责”。
为全面掌握工作信息,阳山县根据实际,努力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注重发挥群众积极性,通过“就地取材”,选用村小组长、老党员、退休老干部、巡山员、热心群众等相对固定并且可靠的人员担任信息员,随时上报信息,确保矛盾化解在基层,隐患消灭在萌芽。
据统计,2020年全县三级综治平台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2222宗,调处化解2163宗,化解率达97.34%,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基层治理难题可在“格”内就地化解,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全县综治信息系统共录入各类网格案事件47612宗,办结47606宗,办结率99.99%;同比2019年网格事件数(12288宗)增长324.04%,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与2019年同比得到有效提高。今年以来,全县综治信息系统共录入各类网格案事件20904宗,办结20881宗,办结率99.89%.
“智安阳山”
加强数据整合共享,推动科技融入网格
“切换一下视频画面,转去洞冠村看看主要村道交通状况。”5月6日,黎埠镇党委书记曹贝宁在该镇级综治中心,运用视联网“云查看”全镇19个村(居)的治安情况。
据悉,阳山全县13个乡镇167个村居(社区)已全面完成综治视联网建设,镇级综治中心视联网基本完成村居公共安全监控视频图像接入,部分乡镇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图像能实现将视频资源接入县级视联网平台。基本实现农村主要道路卡口、学校、幼儿园、广场、宗教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及群众公共活动场地的视频监控资源连接到镇村综治中心。
“雪亮工程”建设作为创建市域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重要抓手,阳山县按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建设目标,把“雪亮工程”与综合网格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数据整合共享,推动科技融入网格,全力打造网格化“智安阳山”。
目前,全县“雪亮工程”建设前端监控摄像头已达8300个,已联接到村综治中心视联网平台910个,同步连接到镇综治中心视联网平台874个,将乡村主要道路卡口、学校、幼儿园、广场、宗教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人民群众公共活动场地的视频监控资源连接到行政村综治中心。
阳山县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问题、新挑战,必须认真学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新思想,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集中精力抓好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深耕基层,打牢基础,夯实基本功。
下一步,阳山县将在创建“小山村撑起大网格”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力量整合、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加强对网格员、信息员队伍培训、管理、教育,探索建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效信息积分奖励”的奖励激励机制,着力建设“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的基层综合治理体系,以基层党建为引领,齐抓共管,运用好各种信息平台,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更大实效,实现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阳山、法治阳山,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