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是“中国第一食品名镇”,辖区内食品、包装、印刷类工厂企业众多,吸引了约3万外来务工人员。庞大的流动人口给当地基层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矛盾纠纷多发,如何实现第一时间响应,防止事态升级?如何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将基层矛盾高效及时有效化解?怎样最大限度调度群防群治力量?
近年来,庵埠镇创新基层治理手段,以防范化解社会基层治理难题为突破口,依托“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办公室”和“综治中心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平台,以“一站式”化解基层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将综治力量再融合、综治触角再延伸、综治功能再优化,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庵埠镇是“中国第一食品名镇”,吸引了约3万外来务工人员。
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办公室
今年为125名工人讨回工资近160万元
近年来,庵埠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原则,创新社会治理防控体系,设立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办公室,并按照潮安区法院与潮安区委政法委建立的矛盾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在镇司法所挂牌设立联调工作室,切实推进诉前调解工作,全力维护全镇的社会政治稳定。
“有了这笔补偿金,今后一切事项与厂方无关。”近日,在庵埠镇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办公室的积极协调下,福建籍务工人员家属收到了庵埠一食品企业21万元的补助、补偿费用。原来,在今年9月,福建籍务工人员张某兴在该企业的厂内晒场工作时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后身体右侧瘫痪。经医生诊断,张某兴病情为因高血压引起的。由于张某兴的疾病为自身基础病而引起,张某兴家属与企业双方纠纷争执不下,特别是伤者家属情绪激动。了解到情况后,庵埠镇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办公室积极协调。最终,该食品企业考虑到张某兴家庭经济困难、亲属人员不足等因素,为张某兴支付了4.5万元医疗费及一次性支付补助金、补偿金等一切费用21万元,矛盾妥善化解。
庵埠镇委副书记许炜彬称,庵埠镇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办公室设在庵埠派出所,由庵埠派出所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镇综治办、广东志尚律师事务所和辖区治安影响力较强的村干部、企业家为办公室成员,进一步加强社会维稳信息搜集与研判,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其中,通过律师开展法律援助、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将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公共法律服务延伸覆盖到“公调对接”的工作中来,提高群众对法律的认知度和对派出所的工作满意度,降低民事转刑事案件比率,进一步提升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有协调过企业拖欠工人340元薪资的事,也曾有帮100多名工人讨回上百万元的工程款。”许炜彬表示,该办公室成立后,最大限度发挥党员民警、村居干部在基层工作的影响力,发挥企业家和优秀外来工在外来人员矛盾纠纷中穿针引线的作用,今年来镇村两级共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657宗,维护全镇社会稳定。依托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办公室和庵埠镇人社所等有关职能部门,今年来,庵埠镇共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劳资纠纷案件91起,为125名工人讨回工资近160万元。
此外,庵埠镇还积极完善镇村两级人民调解机构建设,选优配强镇村人民调解员,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人民调解员业务能力。今年来,共调解工伤纠纷、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案件35宗,调解成功率100%;并通过“以案代补”激发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庵埠镇召开党委扩大会布置综治各项工作。
综治中心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
“一站式”触及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正是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如果说“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办公室”是庵埠镇创新基层治理的“1.0”版本,那么“综治中心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就是“2.0”版本,以此延伸综治触角,建设平安庵埠。
走进庵埠镇茂龙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记者看到墙面有“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明显标语,谈心室里面写着“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关怀”。社区工作站里还挂着一面锦旗,写着“为民办实事”。
锦旗的背后,是一则为群众急难解忧的实事——“我的钱包误放垃圾站找不到了,能帮帮我吗?”日前,家住庵埠镇冠园的黄姨急匆匆来到茂龙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求助,神情焦急。茂龙村治安主任陈传斌得知情况后,调取监控查看,发现钱包被一名路过的男子拿走。经过多方寻找联系,该男子最终将钱物一并归还。钱包失而复得,黄姨很是感激,特地送来了这面锦旗。
家住庵埠镇冠园的黄姨给茂龙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送来锦旗。
群众有难题,家门口“一站式”就能解决。茂龙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于去年6月设立,是庵埠镇首个践行“一站一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的工作站。小小工作站的背后,集合了综治、信访、司法、派出所、经发中心、人社所、社区警务室、村治安队等基层治理力量,及时调解处置了一批涉企纠纷和群众矛盾。茂龙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服务的区域,除了茂龙村之外,还包括了亭厦村、林厝村、美乡村、宝陇村、庄陇村等周边区域,让综治综合服务向基层大延伸。
目前,庵埠镇已建立了霞露、茂龙、仙溪、文里、金阳花园、雅士利6个试点工作站,依托社会治安共建共治共享办公室,围绕开展“一站一社区”“一站一园区”“一站一企”等基层治理新模式,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将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向群防群治力量进一步拓展,逐步推进建设嵌入政府功能的综治中心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服务站)。
具体发挥了什么作用?许炜彬介绍,这些社区工作站聚焦服务群众、基础防范、心理服务等职能,突出社区警务和一警多能,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基层。一方面,发挥社区警务室、园区警务室、本地乡贤等作用,采用“多人围坐、滴茶谈心、小事化了”的形式,在“茶聊”中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另一方面,根据村内治安情况、群众思想状况、通过警务栏宣传、分发小卡片、小册子、提供咨询等方式,宣传法律法规、消防安全、扫黑除恶、疫情防控、创文创卫等知识。“简单来说,无论是停车被刮、运动冲突,还是劳资纠纷等,社区工作站以‘一站式’化解基层矛盾,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许炜彬说。
值得一提的是,庵埠镇建立的6个试点工作站中,雅士利工作站是目前唯一以“一站一企”的形式设立,提供从化解矛盾到“一站式”服务。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庵埠派出所与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企业警务室、创建平安建设服务站,定期召开恳谈会,充分发挥大综治力量作用,加强对集团周边路段的治安巡防力度,全面提升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的能力。同时,经发中心、人社所等还为企业及员工提供办证办事咨询等惠企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创新模式健全长效机制
面对当前基层治理体系还不完善、治理方式存在诸多不足、社会矛盾纠纷压力大、人口管理压力等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挑战,庵埠镇党委书记李汉钿表示,庵埠镇将从完善治理体系,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治理模式,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德治建设,弘扬社会风尚;强化治理保障,夯实基层根基等方面入手。
庵埠镇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在完善治理体系方面,庵埠镇将不断探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紧紧围绕“大党建”,一方面,各村(社区)党建正探索“网格化”管理,逐步形成“小网格、大治理”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基层治理将拓展“支部+”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至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同时,通过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社会事务,进一步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
如何创新治理模式,健全长效机制?庵埠镇将继续探索推广“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站”,持续抓好霞露等6个试点工作站(服务站)的日常管理和常态运作,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对条件成熟的片区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定点选址,以点带面,辐射治理,逐步推进建设嵌入政府功能的“综治中心平安建设社区工作站”,实现基层治理“大共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局面。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和人员保障,形成常态化管理,结合庵埠镇实际情况,探索积极可行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潮州政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