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我们是社区在职党员,正在进行入户调查。”6月6日上午,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鸿翔社区党委组织近300名在职党员,开展了密切联系群众志愿服务活动,为了让活动更高效有序进行,社区党委将在职党员每3人编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划定负责区域,在职党员“包干到层、包干到户”联系群众。
当前,佛山正在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牵引,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自市部署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以来,禅城区发挥“和谐共享社区”平台优势,实现“线上报到+线下服务”无缝对接,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新动能。
截至目前,禅城区通过“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和现场接收市、区、镇(街)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员19400多名,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和共享社区活动400多场次。
结合社区实际推出特色报到项目
在佛山市下发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通知后,禅城区委组织部马上行动起来,细化措施、快速行动,印发《关于落实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明晰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要求的通知》,明确参加对象、报到社区、主要任务等。
如制定社区报到十类服务事项,“零距离”线下服务群众。清单包括了疫情防控、扶贫助困、洁净家园、守护平安、文明出行、和睦邻里、文体活动、社区共建、社区共治、社区共享等。
与此同时,禅城区扩大社区报到范围,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列入社区报到范畴,将参加社区活动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重要考察环节,扩大参与群体的覆盖面。
值得关注的是,禅城区还“自我加码”,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纳入年底党建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并纳入模范红旗支部评选。具体来说,在职党员未完成小程序注册的、未在规定时间到社区报到的、未按规定次数参加社区活动的,当年民主评议党员不能评为“合格”以上等次,党员所在支部取消当年“红旗党支部”评选资格。
禅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禅城区各镇街、社区结合本地实际,在建微信群、列清单、议事会等基础上,推出各自特色的报到项目,实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
如南庄镇开出“123”清单,让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更“走心”;石湾镇街道推出“五个一”大礼包;张槎街道智城社区组建“在职党员志愿先锋队”;祖庙街道新城社区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注重发挥在职党员所长,推出养生、法律等“微课堂”系列视频。
“真的要为他们点赞!从疫情防控开始,在职党员深入一线的社区服务,在居民中树立起前所未有的影响力,这种良好的形象与氛围,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中得以延续和体现。”铁军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芦丽萍说。
目前,祖庙街道铁军社区已经有80多名在职党员报到。让社区党委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年轻女生在《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登记表》上,郑重地填上——也可以在晚上提供志愿服务,特别是众多居民所需的针对孩子的教育辅导服务。
为了充分调动每一名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的积极性,铁军社区党委按照工作性质、兴趣爱好特长、志愿意向等,对80多人进行了分组分类。每周六上午,针对社区自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单车乱停放、卫生死角等问题,在职党员志愿者们分组分片区,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湖景社区还邀请党员挖掘自己或单位的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书面方案的形式提供给社区,确定为可行方案后,也可以作为参与活动形式之一,增加活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在张槎街道智城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们已经加入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群,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一推出,很快报名就爆满,接下来我们会保持一周1—2场的志愿者活动,集中在职党员力量为社区服务。”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胜杜说。
实现活动全流程线上留痕
禅城在职党员报到有一个创新亮点,就是通过登录“和谐共享社区”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报到,全程实现无纸化报到。
报到人员只需在“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上注册验证,自行填报个人信息,即可实现“小程序点一点,足不出户完成报到”,还可以让报到、活动线上全留痕。目前,禅城区有九成以上在职党员是通过“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线上报到。
除了在“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上报名外,社区党组织也可依托小程序发布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实现活动全流程(发布、报名、签到、记录)在线上完成。
禅城还将在职党员社区报到与共享社区建设相结合,要求党员积极参与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三单”管理,参与共享社区建设,充分利用自身技术特长,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教育、家政指导和各项志愿服务。
禅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有利于加强共享社区的建设。“区内党员、积极分子以及发展对象都需要在共享社区平台上进行注册认证,相关信息也会直接关联到所属党支部,所有操作线上留痕,有利于加强对党员8小时以外的监督。”
“线上报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后台监测,能够挖掘哪些线下活动比较受党员、居民欢迎,实现精准化服务。党员参加活动后上传活动情况,减轻社区记录的工作负担。”该负责人说。
“点开社区微信群里的文章,里面的视频都挺有意思的,我就是通过这些视频学会了做三明治营养早餐,还能跟着学瑜伽健身。”家住河畔社区的居民李彩玉直言找到了好东西。
原来,南庄镇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在全镇范围内推出了“寻找最美邻居”共享技能小视频征集、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在职党员的参与。大家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化身网络达人,通过屏幕分享技能,创意十足。
此外,从5月起,“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积分商城”正式上线。“积分商城”首期推出的合作商家有40多家,涵盖餐饮、图书、教育、医疗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积分商城”将会继续加大与商家合作力度,围绕小区资源为主,引入更多便民、利民的服务,实现“服务得积分,积分享爱心”的良性循环。
在职党员助力小区党支部建设
越来越多在职党员走进社区,间接推动了越来越多社区将“支部建在小区上”。当前,禅城区在居民物业小区推动建立党支部,目标将其打造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以此提升社区居住环境,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6月10日下午,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岳明在镇街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上表示,要大力推进“支部建在小区”,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班子成员,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的全面领导,建立对物业服务企业评价工作机制,力争年内全区建成80个小区党支部。要建立组织、住建、民政等职能部门定期会商机制,推动党的领导进小区、进物业、进居民楼,为禅城争创广东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验区贡献力量。
5月17日,湖景社区党委在绿地璀璨家园成立了小区党支部。绿地璀璨家园党支部书记郑森林希望通过党支部一方面收集居民的意见,了解物管工作中的难处,搭建好小区业主与物管公司之间的桥梁,把问题化解在小区里,另一方面坚持监督物管公司做好高质量的服务,履行好相关的职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截至6月9日,禅城区已成立36个小区党支部,在职党员积极参与小区党支部建设、担任党员楼长,充分议事表决。根据规划,小区党支部将全面引领小区党建工作,协助对接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组织小区退休党员、流动党员、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建党群志愿服务队等,协助解决居民需求、化解小区矛盾。
与此同时,小区党支部将协助推进共享社区项目,组织小区党员群众利用共享小屋等公共空间(场所),开展学习交流、居民互助、志愿服务、议事交流,每月举办主题共享活动等。
小区党支部也在积极推进在职党员帮扶困难群体服务精准化,由社区党组织发布“微心愿”清单,在职党员主动认领“微心愿”,积极参与帮扶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服务,定期上门慰问、帮助打扫卫生及提供其他帮助。
另外,小区党支部将逐步完善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协同、多方参与的居民物业小区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水平。陈胜杜介绍,目前该社区正结合在职党员报到工作,推动建立三级党建网络,巩固党员力量。
据了解,当前禅城区坚持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统筹资源服务、治理重心下移”的原则,综合考虑城乡治理形态、党员人口分布、群众现实需求以及服务力量配置等因素,区分行政村(含村改社区)、城市社区不同情形,纵深设置三级党建网格,织密简便务实管用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做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其中,城市社区一般以社区党组织为第一级网格,住宅小区(商圈、楼宇)党支部为第二级网格,楼栋或者党员联系区域为第三级网格。
■相关
石湾近万名党员到社区报到
社区列清单党员来点单
6月6日,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多个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穿着“红马甲”的党员们不仅协助社区解决了一批民生关切问题,还以“包干到户”联系群众的方式,让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今年4月,自佛山发布通知,要求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各项志愿服务以来,已有近万名党员到石湾各社区报到。石湾迅速响应,积极落实,39个村居根据基层所需、群众需要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上百场志愿服务活动。
在党员“双报到”工作上,石湾不少社区在创新中,做出了基层探索。例如列出服务清单,让党员来“点单”;建立长效机制,让党员在楼栋中增强“造血功能”等,给社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各种支撑。
“接下来,石湾将继续利用好广大在职党员力量,让服务往群众更需要的领域走,推动活动升级服务升级,更好惠泽辖区群众。”石湾镇街道组织工作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职党员精准对接服务清单
在玫瑰社区党委书记梅碧萱看来,社会管理要素和矛盾纠纷愈发复杂,如何让党员到社区报到后既能参与社区的大活动,又能精准提供一些小服务,成为她最为关心的问题。
凭借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她将社区当前需要解决的各项问题列出了一个服务清单,里面有9项内容,排在首位的是小区环境和综合服务提升,此外还有加装电梯、精防管理、城市管理等,涵盖社区事务的方方面面。
“在职党员报到的时候,提交了相关资料,我们将根据他们的诉求和特长,并结合社区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精准对接,让在职党员来到社区真正有事情做,而且做自己喜欢的、专长的。”梅碧萱介绍,目前玫瑰社区正在筹划建立志愿楼长、医疗志愿服务队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在职党员在服务中找到成就感归属感,激发他们持续参与社区事务的动力和激情,从而形成长效机制。”
据介绍,在职党员很多供职于各机关部门,社区在安排活动时往往抹不开面子,布置工作也显得底气不足。石湾各社区探索的列出服务清单,让在职党员逐个认领、逐项落实的举措,很好破解了社区这一心理上的困局,既尊重了在职党员个人意愿和服务专长,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目前除玫瑰社区外,丽豪、福华、湖景、榴苑等社区也正在做类似的探索。“湖景社区目前已经有677名党员报到,数量还在持续增加,我们根据社区实际以及每个党员的特长和爱好,列出第一批7项服务项目,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服务群众,化解基层矛盾,不断提升党在城市基层事务中的领导力。”湖景社区党委书记黄燕芝说。
让党员回归楼栋,增强“造血功能”
敲开群众家门,开展入户探访;派发宣传单张,了解问题诉求;爱心捐赠衣物,关爱困难群众……6月6日,石湾镇街道怡景、鸿翔、湖景、文华、依云等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共有数千名在职党员积极参与。
怡景社区也在佛山市三中高中部,举办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动员会暨小区楼栋巡查活动启动仪式。
怡景社区党委书记裴春燕介绍,该社区把已报到的600多名在职党员,按照居住楼栋分成21个小组,每个小组有20到30名成员。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引领组员回到小区、楼栋中,联系物管公司,参与社区及小区仪事决策。他们将每月参加共享活动,在服务中推动基层善治。
“我们不仅仅停留在组织志愿活动这一层面,而是要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制定,让党员回归小区、楼栋,带头引领,实现居民自治。”裴春燕称这种机制“带有造血功能”,并且要利用机制激发党员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社区事务中。
6月6日的会议后,21个小组的党员纷纷行动起来,分别回到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内,为群众排忧解难。例如凯德翰城小组倡议成立业主委员会,帮助物业提升服务,真正为业主解决实际困难;怡景丽苑第9小组,在走访了解业主诉求后,成立协调小组,帮助协调无电梯的楼栋加装电梯。
怡景社区的工作思路,是基于多年来共享社区工作在怡景社区内积累的成效。直至如今,每个月该社区都会举办物管、业主等的多方会议,共议社区问题的解决。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在该社区沉淀已久,社会各方均积极配合。
如今这种氛围和成效,让党员们更积极投入社区事务中,极大缓解了基层事务人手不足等困难,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智力支撑和更好的资源对接。
据了解,为确保工作成效,该社区还将实施“三单”管理,即了解在职党员资源清单,掌握哪些可以为社区所用;摸清群众需求清单,了解居民的共性和个性需求;精准列好服务清单,让每一名在职党员在身边就能服务群众。
怡景社区党委还建立了党员、党小组和社区党委三级评价机制,确保客观如实反映在职党员回归社区的表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