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黄江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祥叔调解工作室调解员任庆祥获得司法部“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个人奖项。
“有矛盾,找祥叔。”在黄江镇,经过这位名叫任庆祥的老人成功调解的案例很多。作为黄江镇优秀人民调解员,任庆祥在退休之后依然发光发热,2019年以个人名义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在继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还将工作方法分享推广给大家,不仅维护社会稳定,更是有效地推进了社会的调解工作。
任庆祥(中)为调解员讲解案例。通讯员供图
工作室调解成功率达100%
5月20日8时30分,祥叔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黄国璋刚到工作室没多久,就迎来了当天第一批前来寻求帮助的群众。
“当时最开始只来了3人,后来另外4人也陆续过来了,说想请我们帮帮忙,说帮包工头做了工,工程快结束了,却拿不到工钱。”黄国璋推断这是一个劳务纠纷,当即就先询问是否曾向劳动部门寻求帮助,对方说正是劳动部门推荐他们到祥叔调解工作室来的。
“他们人很多,吵吵闹闹了大半个小时,我们一边要给他们做工作,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了解事情的详细情况。”在得到了工程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后,黄国璋拨打了负责人的电话。“本来对方的人是不想过来的,但是在我们详细地分析清楚拖欠工人工资的严重性之后,他们也愿意配合调解室的工作,到现场来解决问题。”
工友希望提前支付全部工资,而用工方则希望等工程全部结束了再一次性结清,双方争执不下。从9时到14时15分,黄国璋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对工友以及用工方都进行了调解工作,最终通过协商,确定按工程的进度比例来给钱。
“我跟包工头说,人家跟你做事是实际用工,加上现在的天气又这么炎热,大家工作都很辛苦,拖欠工资是不应当的。”黄国璋说,“当然工友们要求一次性结清也不合理,但是大家都和气一点,坐下来慢慢谈,事情就容易得多了。”
这样的纠纷在调解室是寻常事。从2019年3月5日成立至今,调解工作室共参与化解矛盾纠纷31宗,调解成功率100%,涉及金额4009.5958万元,其中劳动争议纠纷16宗,合同纠纷4宗、损害赔偿纠纷4宗、邻里纠纷1宗、婚姻家庭纠纷1宗,共接受群众咨询104批次。
调解工作室还定期到各调委会指导调解工作,对复杂疑难案件进行“把脉会诊”,整体推进黄江全镇调解业务的稳步提升。其中的案件包括社会各类热点难点问题,调解室的工作为全镇矛盾纠纷的调处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充分发挥了调解突击队的维稳作用。
2020年3月28日8时许,某纸品厂员工余某与江某在上班期间因工作发生口角,并引起肢体冲突,导致余某左手软组织挫伤,于是余某报警请求协助,东莞市黄江镇梅塘派出所认为此案件适合调解,便将此案件委托给驻所调解室进行调解。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填写了人民调解申请书后,驻所调解室立即安排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
“当时我们对双方都进行一番劝解,让双方情绪冷静下来后,告知双方调解原则及程序、权利及义务后开展调解工作。”驻梅塘派出所调解室调解员周加辉说。
经过调解,江某同意赔偿余某300元人民币,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等的所有赔偿。双方一致同意余某收到上述款项后,双方互相谅解,互不追究对方任何法律责任。
“双方当事人其实争议并不大,而且有同事、朋友的基础。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矛盾纠纷时,更应主动寻找自身原因,学会换位思考。”周加辉说。
今年1—4月,驻所调解案件477宗,调解成功476宗,调解成功率99.7%,从签订调解协议书到履行完毕,这都脱不开祥叔调解工作室的协助。而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遇到了任何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会请祥叔出面进行调解。
“感觉案件到了祥叔手上,就没有调解不了的问题。”祥叔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刘俊良说道。
家喻户晓的“调解能手”
5月12日14时,任庆祥接到调解室打来的电话,说有对离婚的小两口在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上起了纠纷,一时不好解决,希望祥叔出面调解一下。已经68岁的任庆祥立刻就换了身衣服来到现场。
“其实这两夫妻2017年就离婚了,当时法院将他们的儿子判给了女方抚养,男方则需要按时提供抚养费。但是最近男方想要重新得到儿子的抚养权,女方不愿意,于是男方就到我们这里来寻求帮助。”黄国璋说。
“我已经68岁了,我很能理解他们为人父母的心情,大家都想要把自己的亲生骨肉留在身边,这是人之常情。”任庆祥坐了下来,耐心倾听男女双方述说。
“我不仅让他们两个和我一起坐下面对面地谈,我还分别单独和他们谈了。”任庆祥说,“我当时和双方都讲了很多故事,也举了很多例子。既然作为孩子的亲生父母,不管孩子由谁抚养,这一点都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任庆祥耐心的调解,双方都被打动了,和和气气解决了问题。
让任庆祥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的一次伤人事件。
2005年8月,陕西省蒲城县村民阎某,因其养子在黄江镇上工厂被另一员工打伤住院,打人者逃逸,阎某找到工厂要求赔偿,工厂垫付了住院费、护理费后不愿承担赔偿责任,为此阎某先后到镇、市、省上访,市、镇领导及信访部门多次做工作,曾先后11次到医院看望伤者了解病情,就医疗费等问题组织工厂和患者家属进行了14次调解,仍无法解决。
当时任庆祥坚持一抓到底,不解决不罢休,主动靠上去做工作,不仅为其联系法律援助,还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意见。
“当时我看他们家因为这次事故,在生活上遭遇了很大的难题,于心不忍,除了帮他申请法律援助,我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助他们,也组织社会人员为他们捐款捐物,为他解决生活困难。最终也将阎某的上访问题顺利解决。”任庆祥颇为自豪地说。
直至今日,当年阎某为任庆祥送上的锦旗,还高高挂在祥叔调解工作室的墙上。
“就和扶老人过马路一样,这是在做一件好事,我自己是这样想。”任庆祥说,“我希望通过继续担任调解员的工作,能够在我的特长方面发挥一下自己的作用,帮到更多有需要的人。所以在退休以后,我也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
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祥叔调解工作室是我们东莞市镇街首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刘俊良说,“不仅如此,在创办期间,调解工作室的创新工作多次获得司法部、省、市推广点赞。”
2020年祥叔调解工作室先进经验被选为全市市域治理推广工作亮点之一。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人民调解杂志社、广东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东莞市司法局等领导都来到黄江镇祥叔调解工作室,开展学习调研活动。
建立诉调对接等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祥叔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樟木头人民法庭诉调对接工作站,以工作站为基点,全面开展诉调工作,搭建多环节、多主体、多内容的多元联动矛盾纠纷解决新机制,进一步推动诉调对接工作发展。
为了将祥叔调解工作室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优秀的个人调解品牌,升级“祥叔调解工作室”为2.0版本,除了发挥专业调解、化解矛盾外,黄江镇还致力将调解工作室打造升级为调解员孵化基地,培育更多的优秀调解员,更好地为黄江镇社会治理服务。
“在调解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一张笑脸、一杯清茶、一声问好、一句请坐’的工作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希望能够与群众拉近距离,让群众认为这里是可以讲话的地方。”刘俊良说。
除了热情接待,讲求运用方式方法,以哲理说法、以情感人、以法服人,同样是祥叔调解工作室所坚持的“调解秘诀”。
“对每一个纠纷案件不急不躁,耐心听诉,笑脸相迎,真情相待,群众就会对你敞开心扉;耐心劝导,公平公正,依法调处每一宗案件,我们才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任庆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