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广州花都区花城街有序推进“党建引领大华”“智慧安防大华”“路灯点亮大华”“执勤巡查大华”“环境整洁大华”“毒品远离大华”六大工程,积极打造具有创新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城中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模式,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联动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
据悉,自2020年7月下旬起,花都区花城街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研究花都区花城街大华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治理重点、治理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以街党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19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联动协调。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花城街主要领导多次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实地督导,划拨专项经费协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分管领导每周下村督导各项工作进度,及时收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动各部门共同解决;建立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制度,每月通报试点工作推进和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记者了解到,为推进“党建引领大华”工程,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基层政权建设,广州花都区花城街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大华村党委班子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加快推动大华村经济社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建设,完善党员教育活动场地保障,改造“四小园”,翻新了武术馆、文化长廊等;顺利完成2021年大华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整合大华村现有基础网格单元,配备网格员9名,梳理入格事项清单,完善网格事件处置流程,目前已联通区政务系统。因此,今年以来,大华村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6.7%,矛盾纠纷明显较少。
另外,花城街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安防大华”“路灯点亮大华”“执勤巡查大华”工程。加大技防投入,在大华新村A、B区建设智慧安防小区,封闭背街小巷近40个,留8个主要出入口,设立视频监控24个、云端人脸识别器13个、自动闸机8套、车辆识别机17套,将A、B区形成一个技防、物防围蔽小区,对区域内185栋房屋、6000余人实现有人口管理、重点人员管控、异常行为预警、潜在风险预警,切实做到“出入可追溯、守护不打扰”。据悉,花城街在干道及各重点部位安装了56支摄像头,在视频监控室可实时查看并调度各监控位点情况,实现网上巡查,所有视频信号均实时与派出所联网,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风险隐患。大华村还自筹资金,组建大华村综合执勤队,队伍由20名45岁以下人员组成,人员年轻化、工作制度化,待遇大幅度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据悉,该队伍承担村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巡防和网格事项处置。
夯实治理基盘,推进环境整洁
记者获悉,大华村对消防通道重新划定,联合街道职能部门、交警部门对大华市场及周边进行常态化整治行动,消除“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加大“两违”查处力度,打造“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亮点,完成上级交办涉大华村普铁沿线整治任务,无新增违法建设。由驻村工作组带领全体村社干部开展每周一次大清扫活动,34名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每天定期清除垃圾,全面整治村内环境脏乱差问题,积极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环境。推进“毒品远离大华”工程,组建由5人组成的大华禁毒讲师团,联动大华辖区华明学校组成禁毒志愿队伍1支,常态化开展禁毒宣讲,落实重点人员、场所管控,筑牢全村禁毒统一防线。在大华村的2个小公园,打造“禁毒主题公园”“禁毒长廊”,增强村民识毒、防毒、拒毒的能力。
去年下半年,大华村共开展19次联合清查和专项打击行动,累计清查出租屋3080栋26000余套,核查来穗人员信息25000余人,发现整改消防隐患510多宗。
据悉,花都区花城街将持续夯实大华村社会防控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改善环境卫生水平、加强综合整治效能,努力打造“城中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样板工程。同时,对大华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整治成果,建立健全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形成有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