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深圳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通报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进展,围绕“市域社会矛盾综合治理”主题交流工作经验,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加快推动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余新国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深圳市中级法院、市妇联、坪山区聚焦社会矛盾综合治理,分别从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情感家事纠纷联调、构建“一网统管”基层治理新模式等角度作交流发言,介绍了工作经验。
余新国充分肯定了试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他表示,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市以赶考的姿态奋力书写答卷,全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我市在全国、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工作成绩得到中央、省的充分肯定。呈现出“四个突出”:
突出政治优势,党委政府领导负责体制更加健全。全市11个区落实一把手责任,74个街道全部配备政法委员,668个社区党委书记具体抓;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市“十四五”规划,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务服务“秒批”“秒报”改革,实现政府效率和群众方便双提升、双受益。
突出重点任务,市域矛盾风险防范更加有效。推广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建成各级群众诉求服务大厅579个、服务站点226个;74个街道全部设立心理服务站;全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今年上半年全市电诈警情大幅下降。
突出四治聚合,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推出了个人破产条例、城市更新条例、科技创新条例等27部在全国具有先行先试意义的法规规章;全市1万余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法律援助等,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更加制度化、常态化;建立房屋、人口两大基础标准,建成涵盖2000多万人口、360多万法人、64万栋房屋的社会治理大数据库,打造服务基层治理“百平台”“千应用”。
突出重心下移,基层基础工作底板更加夯实。建立网格事项“一清单”、工作内容“一张图”、社区人员管理“一键通”,加快实现“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明确对内整合其他平台社会治理功能,对外开展群众诉求服务,综治中心资源更整合、力量更下沉,更好地发挥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作用。
余新国强调,接下来试点工作将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各区各部门要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认真对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问题清零”的决心、“挂图作战”的干劲,聚焦聚神聚力推进重点工作攻坚,政治站位再提升、统筹协调再强化、围绕重点再聚焦、项目推广再发力、工作推进再加码,坚持全面建、重点创、强弱项、补短板,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奋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市委政法委设主会场,各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设分会场。深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委平安深圳建设领导小组市域社会治理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
(深圳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