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院,感谢国家,这笔救助金真是雪中送炭啊!”日前,陈某颤抖着双手接过司法救助决定书,双眼噙满泪水。这背后,是一个关于清远市清新区检察院数字检察赋能司法救助,守护公平正义的温情故事。
陈某原本是一名年过七旬的农村妇女,晚年日子虽不富裕,但也平静安稳。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2022年,陈某在过马路时被一辆醉驾司机驾驶的摩托车撞倒,导致重伤一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肇事方因违章驾驶,没有赔偿能力,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就在陈某一家陷入绝望之际,清新区检察院借力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通过运行河北省内丘县检察院研发的“司法救助大数据监督模型”,依托数字检察技术,整合法院、民政、残联等多部门数据碰撞对比,精准识别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筛查出陈某因案致残,而被告人未获得谅解的司法救助案件线索。
收到线索后,承办检察官立即展开调查。他们走访了陈某的家人,详细了解其家庭情况。原来,陈某年事已高,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儿子一边照顾她,一边做滴滴司机,收入微薄。因陈某治疗花费巨大,一家债台高筑,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这场车祸真是让这个家庭陷入了绝境。
“不能让人民群众因案致贫,因案返贫!”检察官们迅速行动,为陈某开通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加快案件办理进度。同时,他们将案件情况报告清远市检察院,达成联合救助意见,加大司法救助力度。
最终,经过严格审查,清远市、清新区两级检察院决定给予陈某司法救助金共4万元,用时仅3天。这笔救助资金不仅解了陈某一家的燃眉之急,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检察蓝”的温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检察人员投身到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推广应用,是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的生动实践。”清新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力模型打破信息壁垒,使得司法救助工作更加精准化、智能化,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
这起案件只是数字检察助力司法救助的一个缩影。随着数字检察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陈某”将得到及时救助,感受到司法的温度,社会的温暖。数字检察,正在用科技的力量,守护着公平正义之光,照亮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