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漏水导致的邻里纠纷通常涉及法律责任和赔偿问题,打官司耗时耗力,邻里关系长时间僵持,渗漏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群众居住获得感大受影响。
如何帮助市民省时、省力、省钱地高效解决此类纠纷,既实现案结事了,又维护邻里之情?
日前,佛山市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聚焦案件背后的民生民意,采取特邀专家参与调解的方式,“对症下药”化解了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相邻权纠纷,让司法更有温度,让公正深入人心。
楼上漏水楼下愁
“漏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最严重的时候天花板还挂着水滴,黑色的霉点看着就闹心。”家住南海某小区603室的业主陈伯遇到了烦心事。
2023年4月开始,陈伯发现自家门口天花板和电视机墙均出现不同程度渗水和霉变,陈伯多次找楼上邻居沟通,要求解决漏水问题。但703室的业主小张表示自己家也有漏水情况,并坚称是房屋质量问题,应由开发商承担责任。
陈伯也曾向物业公司反映投诉,可物业公司却回复:房屋的质保期是5年,该楼盘楼龄较长,开发商早已联系不上。
在多次协商过程中,陈伯和小张始终各执一词,导致邻里关系愈发紧张、矛盾升级。2024年9月,陈伯将小张诉至南海区人民法院,并同步提交鉴定申请书,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导致房屋漏水的原因复杂,走鉴定程序耗时长、费用高,如何既能专业快速找准漏水原因,又能让双方当事人信服,实现案结事了?”案件进入调解阶段,承办法官周桂颜认为,引入特邀专家参与调解也许是破局之法。
特邀专家优势凸显
2024年12月24日下午,周桂颜邀请南海区建筑业协会高级建筑工程师潘杰作为特邀专家调解员,一同走进纠纷房屋现场,合力开展调解工作,力求从源头化解矛盾。
经过对楼上楼下两间房屋全面细致的实地勘查,并结合历史照片等相关证据,潘杰对漏水原因有了初步判断。
“我检查了发霉天花板的各个材质。结合到楼上查验的结果,初步判断703小张家已经没有再漏水了。”潘杰说。
“那楼下天花板发霉,是我家漏水导致的吗?”小张焦急地问道。
“虽然现在没有漏水,但是天花板发霉痕迹的走向是从上向下蔓延,发霉确实是楼上漏水引起的。至于电视墙处的发霉,由于发霉痕迹不连续,初步判断应该是楼下自家厨房水管平行渗漏导致……”潘杰对漏水原因专业清晰的分析,让众人信服。
周桂颜也据此提出了调解方案:由703室业主小张承担楼下陈伯家的天花修复费用,陈伯自行出资对墙体进行重新粉刷。
为了彻底解决纠纷,周桂颜立即现场连线装修公司询价,精准核定天花板修复所需费用,还协商解决了律师费分担等问题。调解协议签订后,小张现场履行了给付义务。
“调解团队的真诚、专业、高效打动了我们,调解结果很公平,我们双方都很满意。”随着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仅仅一个下午,这场持续1年多的邻里纠纷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专业调解经济高效
“如果调解成功,受理费还可减半收取。”周桂颜表示,引入特邀专家一同调解需按标准支付其出场费,但可以避免繁琐冗长的诉讼程序,还能为当事人节省鉴定费、诉讼费等大量诉讼成本。
据悉,以往此类房屋漏水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后,往往会按照司法鉴定程序来确定责任归属和损失情况,鉴定流程一般耗时一年半到两年,诉讼流程需要3~6个月。相关费用更是高达数万元,比如工程质量鉴定费达2万元以上,修复方案鉴定费一次1.5万元以上,修复费用鉴定费5000元以上。
然而,即便走完常规流程,诉讼结果也未必尽如人意。周桂颜表示,鉴定报告阅读门槛较高,大部分当事人往往一知半解,被迫接受鉴定结果,如果对鉴定结果有异议还可能再度引起纠纷,使邻里关系进一步恶化,双方生活受到长期困扰。
开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只是南海法院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探索纠纷快速实质性化解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海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工作理念,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入南海区“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在房屋漏水等问题导致的邻里纠纷领域,引入特邀专家参与调解,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2024年5月,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荣获“广东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佛山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