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口岸车辆过检通道。
8月26日,香港、深圳间第七个陆路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开通仪式在深圳举行。当日16时,口岸货检通道和相关服务设施正式启用。据了解,新口岸开通后的第一阶段,先行启用货检场地通关服务,每日通关时间为7~22时。旅客和客运车辆的通关服务,将由深港两地协商后适时开通启用。
设计日通行能力3万人次
莲塘口岸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罗沙路4011号,南接香港粉岭公路、香园围公路和沙头角公路,北连深圳罗沙公路和东部过境高速,是粤港澳加强跨境交通联系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深圳市“东进东出、西进西出”战略的枢纽性工程。喜逢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莲塘口岸作为“双区驱动”战略背景下,深港两地首个建成启用的重大互联互通跨境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强化内地与香港的交流合作,对香港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竞争力,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口岸开通后,跨境货运车辆可经东部过境高速进入东部沿海高速前往深圳以东各城市,深港与粤东、赣南、闽南的跨境运输连为一体,粤港便捷区域交通圈就此形成。
据悉,莲塘口岸采取旅客“两地两检”和车辆“一站式”查验通关模式,设计日通行能力旅客3万人次、车辆1.785万辆次,共设置边检查验通道102条(固定通道90条、临时通道12条)。其中,旅客出入境各设查验通道29条,小(客)车出入境各设“一站式”查验通道4条,货车出入境各设“一站式”查验通道7条。旅检大厅预设临时人工查验台12个,节假日和客流高峰期间,可随时增开人工通道,预计疏导效率可提高83%.
车辆10~15秒“一站式”通关
作为车辆“一站式”通关模式改革试点口岸,莲塘口岸对通关的旅货车辆全部采用“一站式查验系统”,通过海关子系统整合简化、边检车辆“快捷通”子系统精准嵌入、通关数据协同、前端信息采集技术升级等多项科技创新,采用关检共享前端交通指引、电子栏杆、监控、远距离读卡等设备信息的方式,实现关检合作和技术融合,将出入境车辆纳入“一站式”信息系统进行监管,实现车辆“一次停靠、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极大地提高车辆通关效率,时间可缩短至10~15秒。
此外,莲塘口岸在小(客)车查验通道配套建设乘客查验厅,完善乘客步行通关设施,实现出入境手续就近办理,让旅客少走路、快通关,优化乘客通关体验。
货检无需开箱冷链货物“不断链”
记者了解到,莲塘口岸货检区域共建设并投入使用8个海关“冷链查验平台”,是深圳公路口岸中首个配备冷链查验设施设备的口岸,可满足进口水果、冰鲜等特殊温度货物的现场查验,实现冷链货物“不断链”。
此外,莲塘口岸建设了国内首台超大型“CT型H986”监管设备,海关通过“CT”技术对集装箱实现不开箱查验,不仅能精准查处违法违禁物品,而且极大提高通关效率、改善通关体验。
5G网络全覆盖助力“无感通关”
据悉,莲塘口岸旅客通关通道建设已基本完成,开通前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为未来5G技术在口岸场景的应用提供有力网络支撑。
在旅检出入境大厅,已建成最新一代出入境自助查验通道44条,占比高达78%,是全国首个旅客“无感通关”模式。通过综合运用自助模式识别、步态侦测、大数据分析等多种先进技术,实现“指尖申报、扫码验证、红外测温”全流程电子化,让旅客通关更智能、通行更便捷。
此外,莲塘口岸在旅检大厅设置边检自助通关信息备案采集室,靠前提供备案服务,旅客出入境时可就地实现“即备案,即自助通关”。
旅检大厅边检勤务督导台则由常态居中位置调整为靠边侧置,增设查验通道8条,拉直拓宽通行线路,最大限度释放旅客通行和候检空间。居中设置的特别通道为需帮扶人员创新提供“人工+自助+引导”通关服务,更加贴合旅客多选择、自适应通关需求。(来源: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