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政法网_中共广东省委政法委员会
首页
高层声音
机关动态
政法要闻
政法改革
市域治理
各地动态
平安广东
法治广东
队伍建设
政法系统:
广东法院网
阳光检务网
广东省公安厅网
广东省司法厅网
广东省法学会网
广东省反邪教网
政法微博
您现在:
首页
>
社会关注
“零基础学月入过万”?当心这类陷阱!
来源:新华视点 日期:2023-02-20 15:10:57
“边学副业边找工作”“零基础学月入过万”?当心“副业培训陷阱”
眼下正是春季招聘重要阶段,大量求职者上网求职。一些机构和平台通过在知名网络平台投放引流广告或内容,鼓吹求职者应“边搞副业边找工作”,并诱导他们参加所谓“免费试听,易学习、上手快、好赚钱”“零基础学月入过万”的技能培训。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副业培训”名目繁多,有不少名不副实,真实目的是以“广告引流—学员进群—忽悠变现—高价售课”牟利。
学员高价购买的课程内容质量低劣,多数没有实用价值,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其中部分学员还遭不法分子诈骗。
多个知名网络平台上都可见副业培训的引流广告
培训技能不积极 忽悠兼职特积极
记者发现,互联网平台上的“副业培训”名目繁多。
其一,视频剪辑类。记者通过扫码报名一家视频剪辑培训课后,进入了一个约150人的微信群。该群内有课程管理人员发入的鼓吹多种“变现玩法”的内容。直播课程由一位自称有2000万粉丝的影视博主讲授,除简单介绍了部分视频平台的推荐规则外,其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示”自己通过平台卖货和变现的业绩,宣称“最近的日收入最低一万九”。
课程快结束时,该“讲师”表示可为15位学员进行“一对一”授课,不仅能“手把手”教会各类变现技巧、免费赠送粉丝、对接带货货源,还许诺如果学员全职从业,从第二个月起每月收入将不低于1万元,但需要付课程费2990元。有部分学员付了款。
某剪辑类培训课上“讲师”主要精力放在鼓吹兼职赚钱
其二,短视频平台内容搬运类。在多个社交平台账号上都有此类广告,宣称“不用会英语,不用懂拍摄剪辑,只要掌握‘搬运’规则”将国内短视频平台发布的视频“搬运”到海外版就可以坐等“流量变现”赚大钱。
其三,“学‘心理倾听师’既能领职业证书还获派单兼职赚钱。”为说服记者掏钱买课,某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多次强调培训后会发给证书,机构还会“派单”给学员兼职赚钱。但当记者询问能发“什么证书”、兼职“派单”频率和方式时,该工作人员均语焉不详。其他还有诸如“配音变现”“数据分析师”等培训也存在名不副实的问题。
有不少求职者参加此类培训班,记者参加的多场线上直播课参加成员超过千人,其中不少人急于求职或当前求职不大顺利。
网络“副业培训陷阱”套路多、危险大
网络“副业培训陷阱”有一些鲜明的“套路”。
第一,大多以“1元学费”“0元学费”“能赚大钱”引流,此后频繁发信息、打电话诱导学员高价买课。相关课费数千元至万余元不等。
第二,培训机构往往会“承诺”学员,掏高学费购课学成后,机构能推荐或“派单”提供兼职赚钱机会。但记者发现,这些承诺绝大多数根本无法兑现。“承诺的20天赚回学费,现在40天了也没兑现。”一名短视频剪辑班学员表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多名专家称从未听说过心理倾听师这一职业。
培训收费不菲的所谓“心理倾听师”岗位
第三,培训效果名不副实、质量低劣。据多名学员反映,有的培训讲师讲课内容非常粗浅,甚至是从网络上粘贴拼凑,几乎没有实用价值;有的培训讲师让学员花几百元买配音软件制作影视讲解视频却无法发布;还有的培训班讲师身份造假。记者联系了据称为剪辑课程授课的知名影视博主,他表示“网上有人冒充我卖课”。
面对这类陷阱,学员一旦中招,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保障。
记者检索多家网络投诉平台发现,针对上述多家机构的投诉量高达上百条,原因多为“不予退款”。
此外,人数众多的“学员群”还面临被涉诈不法分子盯上的巨大风险。北京丰台公安分局洋桥派出所民警骆君灏告诉记者,近期北京市民李女士报名参加此类副业培训班后,被“讲师”以购物“大额返现”刷单兼职赚钱诱惑,受骗损失上万元钱。
治理难点在厘清引流平台法律责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副主任赵精武表示,治理“副业培训陷阱”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斩断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知名网络平台进行引流的链条,厘清引流平台的法律责任,压实平台责任承担机制。
一些受害学员告诉记者,引流网络平台事后往往以无法对培训内容负责为由“甩锅”责任。
赵精武认为,在实践中,平台经营者不能放弃对此类培训广告中夸大和虚假成分的审核义务。另外,根据互联网广告的相关规定,平台经营者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对利用其信息服务展示、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监测、巡查,对于明显存在诈骗风险的“副业培训陷阱”广告,平台经营者也应当就用户的部分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部分平台账号在其直播、短视频等发布的信息内容中插入“副业培训陷阱”的宣传内容,账号运营者应当与培训机构承担连带责任,平台经营者有义务向受害用户告知相关账号运营者的实际身份。
BOSS直聘安全专家提醒,“副业培训陷阱”往往利用求职者急于求职的心理,一些当前求职不太顺利的求职者容易上当受骗。建议求职者注意几点:第一,要拒绝“高薪兼职”诱惑,重点关注薪资是否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第二,提升技能辅助求职的想法没有错,但要仔细甄别培训机构资质资格,对“培训技能不积极,忽悠兼职特积极”的机构要特别小心;第三、求职心态要调整好,遇到一时不如意也不要气馁或过度焦虑,放平心态、调整策略或寻求专业人士支持。
警方表示,会发挥好各级反诈联席工作机制的作用,如果群众从某平台被引入第三方聊天工具实施诈骗的警情增加,将及时联合市场、网信等相关部门约谈平台,督促把好“入口关”。
政法要闻
更多>>
为子孙后代留存一片希望的土地——“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背后的故事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二〇二五”专项工作 依法严厉打击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犯罪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谋划我省“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部署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和工会、办公厅等工作 黄坤明主持会议
深化行刑反向衔接精准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 最高检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深化检汇行刑衔接织密金融安全“防护网” 最高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外汇领域行刑反向衔接典型案例
运用AI解锁普法工作创新密码 各地以数字科技赋能法治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严打侵权犯罪维护电影市场秩序 坚决打赢银幕背后的版权保卫战
依法惩治破坏黑土地犯罪 全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两高一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破坏黑土地犯罪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 “两高”司法解释明确盗挖、滥挖等破坏黑土地行为入罪标准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 最高检行政检察厅负责人就第五十八批指导性案例答记者问
各地动态
更多>>
江门蓬江:以执法“金针”绣出基层治理锦绣图景
关注!2025年韶关政法惠民十件实事公布
深圳法院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 确保“真创新”受到“严保护”
搭建法治化债务纾困通道 全国首宗个人“执转破”案件在深圳审结
隔门苦劝1小时!95万元险被“洗白” 广州海珠警银联动拦截“邮寄黄金”骗局
惠州大亚湾法院再推新举措 “一站式”司法服务嵌入园区一线
“广州街坊”攥指成拳守护千年古巷
肇庆德庆悦城镇“龙母文化”融古贯今激活善治基因
“只有一个念头,要把人救出来” 逆行火海5秒救人背后一位广东基层干部的不凡担当
广州互联网法院助力规范网络虚拟财产
政法图片
更多>>
@所有党员干部,这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材料请收好
广州公安警体技能比赛开赛
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海报上线
茶乡“警”色浓,茶道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