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深圳市坪山区法学会、区商务局、深坪跨境贸易和投资服务中心共同主办,区司法局指导,宁波银行坪山支行、深圳坪山综保区运营有限公司、广东华商(坪山)律师事务所承办“坪山法治助企行”第四期活动。
活动主题为“合规致远 风控领航”,聚焦涉外企业跨境合规与战略布局,邀请四名法律专家解读分享涉外法律政策,帮助辖区涉外企业提高海外经营合规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区司法局局长、区法学会副会长白宁出席活动并致辞,辖区外贸企业代表、律师代表及金融机构5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四位专家分别围绕国际仲裁、风险预警、属地化运营、架构设计主题进行主旨分享,充分结合涉外企业出海所遇关键环节,就常见问题提供应对建议,帮助企业筑牢跨境合规“防火墙”。
专家分享
香港大律师、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立新围绕《香港国际仲裁:香港的〈示范法〉经验》主题,深入解析了香港作为国际仲裁中心的独特优势与实践经验。他说,香港仲裁条例作为维护商业交易公平、推动商业纠纷高效化解的关键基石,意义非凡,香港作为全球瞩目的国际金融中心,于《示范法》实践领域沉淀的丰硕成果,为内地法律从业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学习蓝本。
他还结合内地与香港《关于相互执行仲裁裁决的补充安排》,分析了双方在仲裁裁决执行与临时措施协助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这一机制为两地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法律救济途径。此外,他通过典型案例,分享了仲裁庭管辖权、仲裁员公正性要求以及程序保密性等实务要点,为与会企业提供了跨境争议解决的全流程指引。
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阙凌云以欧美地区为例,逐项列举国际贸易易发多发“雷区”,并详细解读了《欧盟强迫劳动条例》等法律立法与执法情况。他说,欧盟《强迫劳动条例》(EUFLR)虽举证标准较宽松,但2027年生效后将覆盖全行业,要求企业建立强制追溯体系。此外,美国关税政策波动及东南亚反规避调查,叠加企业家跨境人身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剧出海复杂性。
对此,他提出四点应对策略:一是建立覆盖“原材料-成品”的全链条追溯机制,通过合同条款明确供应商劳工合规责任及违约责任;二是供应商准入增加合规审查权重,实施常规化审计及改进督导;三是在贸易合同中嵌入四大关键条款(制裁管制、法律变动、关税分担、价格调整),锁定不确定性风险;四是强调向境外提供数据须同步满足中国《数据安全法》出境评估要求,避免双重违规。他认为,企业需重新评估出海路径必要性,通过“外部专家风险评估+内部合规框架整改”模式,构建适配多法域的合规能力。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刘梦晗围绕《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本地化运营》主题,就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她从企业"走出去"的三个发展阶段切入,系统梳理了境外投资模式、股权架构设计、投资决策重点、资金出境要求等问题,观点⑥特别强调了需要重视境外投资的行业限制和外国投资审查等监管要求,避免因投资前期准备不充分而导致交易失败。
针对企业出海后的本地化运营这一核心议题,她结合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的实操案例,详细解读了跨境用工、数据隐私保护(GDPR)、出口管制(EAR)等关键领域的合规要求。她特别指出,企业合规是为业务服务,不是阻碍企业的运营,应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合规重点,实现低成本高价值的合规策略。
在涉外服务伙伴选择方面,她强调中国律师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基于对中国企业战略及文化的深度理解,为企业做好项目管家,提供兼具商业可行性与法律合规性的解决方案,护航企业稳健出海。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陈昊苏围绕《东南亚出境投资指南:股权架构设计与落地方案》主题,以泰国、马来西亚为例,深入解析了企业出海东南亚的股权架构设计与落地方案。
他从跨境公司股权纠纷实战案例切入,详细分析了企业出海不同股权架构设计的利弊以及离岸公司设立的相关问题,从资金出海到实体业务出海架构模式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随后他又分析了泰国外商投资准入政策、BOI优惠行业申请流程及企业出海税务筹划要点,并对比了马来西亚与泰国的外资持股限制差异。
针对企业关注的资金合规出境问题和外汇监管要求,他提出了风险隔离与税务优化的实操建议。观点?他还重点讲解了泰国私人有限公司、代表处等企业组织形式的设立要求,为出海企业提供了从政策解读到落地实施的全流程法律指引。
某供应链公司陈某表示:“非常感谢主办方!本次活动既指明风险红线又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做出海企业,一定要增强法务能力,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防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