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佛山市三水区司法局面向全区大力推广“祠堂+乡贤+调解”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三水样本,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以高质量法治赋能“百千万工程”。其中,云东海司法所充分发挥乡贤层次高、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先后在4个村居建立乡贤调解工作室,推进“祠堂+乡贤+调解”模式在云东海街道落地生根。
有“网红村”之称的杨梅村作为云东海街道首个设立乡贤调解工作室的村居,通过“祠堂+乡贤+调解”模式,让乡音化解隔阂、用乡情凝聚共识,在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中不断筑牢乡村和谐的根基,从网红“潮村”进一步蜕变成了善治“和村”。
善治“和村”蜕变:
将“法治”绣入“绿美”乡村
云东海街道杨梅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北部,毗邻万亩“城市绿芯”云东海湿地公园,自然生态条件优越。
作为典型的岭南风格村落,杨梅村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该村深入挖掘优秀传统的福文化、荷文化,修缮活化旧村屋,保留传统乡村特色,以村景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积极探索法治文化与乡土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普法教育路径,打造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推动法治乡村建设。
近几年,杨梅村先后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3年度佛山市‘百千万工程’工作先进村居”等荣誉称号,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
云东海街道杨梅村委会福田村
2024年3月,杨梅村依托福田村民小组的党群服务站设立杨梅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调解工作室,紧邻徐氏宗祠,由5名德高望重、处事公道、热心调解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人员组成,相互配合开展纠纷调处工作。2025年,乡贤调解工作室搬至原址附近的福田村图书馆二楼。
在这里,古色古香的祠堂、红色底蕴浓厚的党群服务站、书香氛围充盈的图书馆不仅是村民议事、传承民俗的文化地标,更成为了乡贤调解的阵地——乡贤们凭借对村情民意的熟稔和德高望重的公信力,将邻里口角、土地纠纷等“鸡毛蒜皮”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杨梅村乡贤调解工作室揭牌仪式
杨梅村乡贤调解工作室内景
如今的杨梅村,既保留着网红经济带来的活力与时尚,更洋溢着“大事一起商、小事互相帮”的和谐氛围。游客在打卡特色景点时,总能感受到村民间的友善和睦,实现了“颜值”与“气质”的双重提升,为“百千万工程”中的乡村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杨梅村榕树头下会议
乡贤徐耀忠:
乡音传法意,德望解纷争
“佛山好人”徐耀忠,是杨梅村乡贤调解工作室的领头人。为了实现发展家乡、造福村民的愿望,1994年开始一直在中山、汕头等地做生意的徐耀忠,2015年毅然回村发展,村内事无大小,他总是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一向热衷于主持公道的他,不管是邻里之间纠纷,还是兄弟吵架、婆媳拌嘴,每当村里有不和谐的事情出现,他都主动走上门,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妥善解决,当村民们的“和事佬”。
在村中发展多年,徐耀忠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威望高等优势,对村里的各种矛盾纠纷掐得准“脉”、找得着“根”、摸得着“门”,用百姓的语言平百姓的事情,解开了村民们一个个“心结”,深得村民的拥护和信任,风评口碑俱佳。“维护一方稳定、服务一方百姓”可以说是他的日常写照。
乡贤徐耀忠在与村民的交谈中讲解政策法规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徐耀忠深谙基层治理之道,他认为提升村民的法治素养对纠纷预防至关重要。对此,徐耀忠通过调解中“明法”,调解后“释法”,让调解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教育村民依法维权。在日常与村民的接触中,他还通过举例子、打比方,把普法宣传、政策讲解融进日常闲谈里,把法律知识送进寻常百姓家。
乡贤调解案例:
“法理情”缓和邻里矛盾
村民陈某杰在对自家房屋进行修葺动工期间,先后遭到邻居梁某锋和叔叔陈某成的阻挠,梁某锋以陈某杰房屋占用巷道为由反对施工,而陈某杰的叔叔陈某成则担心修葺工程破坏周边地基,影响地上瓜苗作物生长。就此事,三人各执一词,言语犀利,为了自身利益互相指责,闹得不可开交。
乡贤调解员徐耀忠得知情况后,立即着手组织调解。经对案情进行分析,徐耀忠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发挥自身“人熟”和“威望高”的优势,“双管齐下”逐一进行突破。针对“叔侄俩”之间的矛盾,徐耀忠动之以情,从亲情角度劝导陈某杰、陈某成少计较多包容,以维护亲情纽带为主旋律,削弱双方对彼此的不满,促使双方打开心结,还不忘叮嘱陈某杰保留一定的施工距离,注意保护好周边瓜苗作物。针对陈某杰与梁某锋的矛盾,徐耀忠则释之以法、晓之以理,先向双方详细解读民法典相关规定,又从“远亲不如近邻”的角度,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排解疏导,引导双方推己及人、换位思考,让双方互相理解,互相谦让。为了消除双方疑虑,徐耀忠还拿出卷尺度量巷宽,重新规范了巷道施工距离。
最终,在徐耀忠的协调下,三方当事人对彼此的态度有明显好转,陈某杰承诺注意施工规范,按规范预留巷道距离,降低房屋施工对梁某锋和陈某成的影响和干扰,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乡贤调解现场
自2024年3月杨梅村民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乡贤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乡贤共参与矛盾纠纷排查71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36件,参加普法活动6场次。杨梅村正以乡贤调解工作室为纽带,绘就着邻里和睦、乡村安宁的善治“和村”新画卷。
杨梅村的乡贤调解工作只是云东海街道推进“祠堂+乡贤+调解”模式的一个缩影。接下来,云东海司法所将进一步夯实乡贤调解阵地建设,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发挥乡贤调解员模范带头作用,持续深化“祠堂+乡贤+调解”模式的成效,同时,强化宣传引导,不断提高该模式的社会知晓度和公众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