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素有“中国刀剪之都”的美誉,五金刀剪产业规模超550亿元,产量占全国75%,出口量占全国85%,产品远销国际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兴旺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司法保护。近年来,阳江法院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保护格局,全力护航阳江刀剪产业转型升级。
江城区法院作为阳江地区知识产权案件专属管辖一审法院,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集中审理优势,借助线上立案、电子送达、网络开庭等信息化手段,高效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三年共审结涉五金刀剪产业知识产权案件245件,今年上半年收案同比下降16%,案件调撤率达57.64%。该院综合审判庭(知识产权审判庭)获评“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做实前端治理,构建协同保护格局
赵某是三项“折刀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人。2024年1月,赵某向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阳东分局投诉,某五金加工厂未经授权生产与其专利相同的折刀产品,请求处理该侵权行为。经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阳东分局组织调解,双方达成三份行政调解协议:某五金加工厂停止生产、销售侵犯赵某三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赔偿经济损失1.7万元,并将侵权产品、半成品及相关模具交付赵某处理。
随后,赵某及某五金加工厂作为申请人向江城区法院申请对该三份行政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确认裁定生效后,若某五金加工厂拒不履行,赵某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无需再打官司。通过“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方式,赋予了涉五金刀剪企业调解协议法律强制执行力,有效提高纠纷解决效率。
与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签订《关于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近年来,江城区法院做实五金刀剪产业知识产权案件前端治理,多维协同推进大保护格局建设,除与市场监管局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衔接机制外,还全面推行诉讼前端程序性工作,对纠纷实行分层过滤、集约办理、递进化解。与市五金刀剪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优先将五金刀剪产业知识产权纠纷导入快维中心调解,并聘任快维中心6名工作人员为特邀调解员参与法院诉讼调解,合作以来共指导快维中心调解成功案件228件、邀请特邀调解员参与化解纠纷118件,合力搭建矛盾纠纷“化解站”。
做优诉讼服务,提升案件审判质效
“感谢法官的耐心调解,让我们可以继续使用厂房机器设备,公司不至关门倒闭……”
2025年1月,某五金制品厂因拖欠货款被供应商某公司诉至江城区法院。某公司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请求查封该厂经营者楼某的房产,以及该厂的所有机器设备。
“确实是资金周转不过来,如果能够宽限时日,等这几批订单交付了,我们肯定第一时间还钱的。”考虑到某五金制品厂的“存亡”及其员工的生计,承办法官决定先尝试调解。经过多轮沟通,某公司同意采取活封的方式查封厂房内的机器,允许某五金制品厂按照现状使用,并就拖欠货款达成了分期偿还的一致方案。
为调解员颁发聘书
针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涉五金刀剪企业案件,江城区法院开辟“快审快执”通道,平均审理时长由2023年的108天降至2025年的61天,进一步缩短案件办理周期,加速胜诉权益兑现。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江城区法院于2025年1月22日受理某刀剪公司的强制执行申请,当日即通过网络查控方式冻结被申请人某工贸公司的银行账户,次日成功从账户中划扣20多万元,并于当月27日将全部执行款项支付给某刀剪公司,案件从立案到执行完毕处理时间不足10天。
延伸司法触角,法治护航创新发展
为推动传统五金刀剪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擦亮金色产业招牌,江城区法院积极延伸职能,坚持“从审理到治理”,切实以法治之力护航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壮大,除了生产技术上要不断创新,销售渠道上也要走宽、走稳。近年来,阳江五金刀剪企业不断拓宽市场和销路,不少品牌产品在网上也能轻松下单购得,但也滋生了新的问题。
江城区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部分电商企业采用“一件代发”的经营模式,其店铺展示为品牌五金刀剪产品,实则待消费者下单后方寻找货源,再由实际供货人直接发货来完成交易,以从此过程中赚取差价。该模式虽对商家具有资金成本低、无需仓储的便利优势,但却存在销售侵权商品的风险,导致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频发。为此,江城区法院向市电子商务协会发送司法建议,建议其加强对电商企业的管理规范,合理审查“代发人”的合法资质及商标权、著作权使用授权等。
联合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
市电子商务协会高度重视,结合其会员特色和经营范围,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宣传培训、邀请法官现场以案说法,切实增强经营者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经营能力。今年上半年,江城区法院受理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占全部知识产权案件的比例由2024年度的25.86%下降至13.68%,从源头上减少同类案件反复发生。
为营造保护知识产权和鼓励五金刀剪产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江城区法院还在市市场监管局、工业园区、电商协会等地挂牌成立“知识产权法官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普法宣讲活动。以涉五金刀剪产业典型案例为切入点,聚焦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维权途径、风险防范建议,以及合同合法性审查、违约责任等,向企业宣传普及相关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