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精彩全运 法治同行”广州法治建设主题宣传月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广州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综合大厅,了解“一窗通办”最新情况。
据介绍,广州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实现了从“专科窗口”到“全科窗口”的民生实事改革。除了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综合大厅,各区公安政务服务大厅“一窗通办”综合窗口也可以一次性办理多警种业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办理不同警种事项“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
截至2025年8月,市、区两级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共建成“一窗通办”综合窗口74个,同比增长76.2%;进驻“一窗通办”高频事项共1901项,初步实现了“进一扇门、取一个号、找一名警察、办一串事”的工作目标。
一个窗口“搞掂晒”:
广州公安推动窗口服务实现“新跃升”
“好犀利!真系一个窗口就可以搞掂晒!”市民王先生感慨道。“一窗通办”工作人员在为其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时,发现其身份证等个人证件也即将期满,便主动询问是否考虑同时更换,并表示还可以同时办理出入境、户政等业务。随后,王先生在现场自助拍照设备拍摄“三码合一”业务相片,并在同一窗口顺利完成了以往需要跑3个公安业务大厅窗口才能办理的业务。
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多、种类杂、数量大,不同警种业务之间差别较大,在推动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过程中,如何实现工作人员、警种业务以及受理设备的“有机融合”,是重点也是难点。
广州公安积极整合公安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资源,锚定“一张清单+四个融合”的改革思路,全面重构服务体系,即通过推出一张可办事项的标准化清单,融合“人员、权限、设备、系统”四个要素,努力实现“一扇窗”可办“一揽事”。
为提升服务精度,广州公安全量梳理市、区两级2600余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推动市级152项、区级159项事项进驻综合窗口。其中,围绕“十五运”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满足运动员、游客等可能存在的办证需求,广州公安于今年5月梳理了13项个人高频事项进驻市、区两级“一窗通办”综合窗口。
“比如我们特意新增补换护照等较为高频的业务进驻‘一窗通办’窗口,这也是符合群众需求的,市民可以点击广州公安公众号进行查询,查看办理指南了解具体信息。”广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审批二科科长黄佳成举例道。
在人员要素方面,打造“全科型”审批队伍,遴选140余名具有窗口工作经验的精干警力,通过开展多警种交叉业务培训,组建综合窗口前台受理及后台审批团队。今年以来,市、区两级“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已办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45.6万余件。
在系统要素方面,对此前区分警种的取叫号系统进行一体化改造,优化派叫号规则,实现统一叫号、智能分流,缩短办事群众的轮候、办理时长。同时,针对原按照警种业务设置的预约系统,开展多警种网上预约系统综合化改造,在广州公安门户网站电脑端、移动端同步开发“一窗通办”预约渠道,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互联互通。
在设备要素方面,为解决不同警种业务受理所需软、硬件不匹配、不兼容的难题,广州公安立足多警种业务综合受理需求,对统一受理方案技术难点进行攻关,自主研发集成高拍仪、扫描仪、评价器等13种外接设备的“一体化”采集受理终端,为实现业务高效流转提供保障。
“一张清单是解决‘能干什么事’的问题,人员融合是解决‘谁来办’的问题,权限融合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系统融合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设备融合是解决‘快不快’的问题。”黄佳成表示。
923台警务自助设备
47个警务自助服务专区 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
2021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广州公安明确了“建设涉及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公安服务综合窗口,实现‘前台综合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改革目标,打破以往“一事一预约、一窗办一事”的现状,于2022年9月建成“广州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综合大厅”及“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同时,各分局参照市局模式,同步推进区级“一窗通办”改革工作。
该改革项目纳入“2023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验收。此后,经过近2年的持续优化提升,今年1月,在全市164个参评改革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广州市第二届“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
近年来,广州公安按照“一窗通办”扩容提质工作路径,通过统一设备投放、规范外观标识,在全市24个派出所及社区警务室精心打造警务自助服务专区样板,进一步丰富市、区、镇(街)三级警务自助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
目前,在全市繁华商圈及边远农村地区共布设警务自助设备923台,建成警务自助服务专区47个,为群众提供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高频事项“就近办”“家门口办”便捷服务,实现“一窗通办”服务延伸。今年上半年自助终端办理量413万余件,同比增长53.8%。
同时,广州公安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渠道,精心选取城郊接合、位置偏远地区派出所开展试点,通过赋能多警种业务自助服务终端、扩容窗口政务服务事项、优化业务办理指引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安政务服务。
延时至夜间20时,便民服务晚“打烊”
办证窗口是直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检验“一窗通办”服务成效的重要平台。广州公安围绕务实、高效、便民的服务宗旨,推出“一窗通办”“六心”工作法——热心省心、暖心舒心、贴心用心,全力打造“一窗通办”改革“广州样本”。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举措,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办事停车难、高峰期办证时间长等问题,广州公安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推动增设临时泊位200多个,盘活既有停车资源,缓解办事群众“停车难”问题;在寒暑假期、新生入学前期等业务证件办理高峰期推出窗口“5+X”延时服务,受理时间延长至夜间20时。
今年以来,广州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综合大厅“一窗通办”综合窗口收到“平安厅(局)长”信箱、12345热线等渠道的群众实名来信来电表扬130余件。广州公安表示,将始终坚持把推进“一窗通办”改革作为优化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丰富可办事项、增加综窗数量、延伸服务渠道等维度,全面提升“一窗通办”改革成效,持续擦亮“公安服务 广州态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