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深圳“3·24”特大毒品案缴获的部分毒品。
记者21日从深圳市公安局获悉,2016年深圳市警方严查严打毒品犯罪,健全完善侦查打击机制,积极推动深港警务协作,深入参与中澳、中新、中越等警务协作,提升区域缉毒协作能力水平,断源头、堵通道,巩固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成效。2016年,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3500余宗,查处吸毒人员21200余人,强制隔离戒毒4500余人,缴获毒品8.34吨。其中,成功侦破“3·24”特大毒品案,缴获可卡因逾400公斤,创下单案缴获可卡因数量最多的全国纪录。
单案缴获可卡因超400公斤,案值逾4.2亿港币
去年,深圳警方发现一条涉及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及越南等地的跨境贩毒线索,主要毒品为可卡因。3月24日,两名香港籍嫌疑人利某荣和陈某斌落网,当时他们携带3箱可疑物品进入福田区某小区,在小区电梯间被民警抓获,民警在其租房内查获毒品可卡因140.2公斤。第二天凌晨,民警将在皇岗口岸即将出逃的嫌疑人招某光抓获,并在其住处搜出可卡因260.3公斤。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另外6名嫌疑人分别在越南、广东江门、福建泉州等地落网。
此案缴获的可卡因总量超过400公斤,案值超过4.2亿元港币,单案缴获可卡因的数量创全国之最。
破获物流寄递渠道
毒品案件70宗
深圳警方以《广东省禁毒条例》关于物流寄递行业禁毒管控责任条款为抓手,联合市交委、邮管等相关部门开展宣传和巡查工作,督促物流寄递企业严格执行信息登记、收寄验视及安全检查设备配备等禁毒安全保障制度,严格落实涉毒奖罚规定。2016年,全市公安机关共接受物流寄递渠道涉毒举报220余起,破获物流寄递渠道毒品案件70宗。开展巡查、执法行动10余次,约谈未按要求落实禁毒安全保障制度的寄递企业6家,依法取缔无证无牌快递收寄营业网点15个。警方联合市禁毒基金会印制《关于举报寄递物流渠道涉毒邮件快件有奖的通告》,简化奖励流程,提升奖金发放速度,激励全民参与禁毒的积极性。
构建毒品预防
教育工作格局
据了解,深圳警方围绕全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部署,制定《深圳市中小学贯彻实施方案》,通过3年系统规划,明确推进全市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分工、方法步骤,全面构建深圳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
选取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基础较好的深圳市高级中学为试点单位,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示范校”试点建设工作。通过建立校园禁毒宣传教育领导责任制、课时保障机制、师资培训机制、效能考核机制,研发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视频教材,落实教学计划、大纲、师资、课时、教材“五个一”工作保障,构建起了一整套校园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同时,深圳警方积极探索“禁毒预防+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着力打造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禁毒志愿者队伍。同时,依托深圳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健全队伍招募、组织管理、考评激励等工作机制,细化岗位设定、职责分工、流程标准等工作规范,搭建志愿者参与禁毒宣传工作的平台。目前,登记在册的禁毒志愿者共1.2万人,深入学校、社区、工厂等开展各类禁毒宣传千余次,开展吸毒人员对口帮扶500余人次。此外,截至目前,深圳市共配备636名禁毒社工,其中516人是去年新增加的。
此外,深圳警方依托互联网、微信等新型公众网络交流平台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不断提升禁毒宣传的影响力。2016年以来,先后开发并推出“深圳禁毒在线”网站、“深圳禁毒”微信公众号,不断完善立体式、全时空的禁毒宣传新媒体体系。截至目前,“深圳禁毒”微信公众平台共推送100期内容,发布相关微信图文400余篇,涵盖了禁毒宣传工作动态、毒品知识、毒品预防教育等各相关方面内容。
全力推进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围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部署,深圳警方推进构建了“以街道为主体、以社区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依托、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格局。深圳警方在龙岗、福田、南山三个区7个街道开展实有吸毒人员社区戒毒(康复)试点建设。通过系统对接、信息互通,实现执法信息与管理、戒毒康复等信息的有效流转,更好地服务社区戒毒(康复)各项管理工作。(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