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发布2017年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工作计划,备受关注的《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广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都明确了审议时间表,有望在今年完成三次审议程序,以备正式出台。
市人大今年审议9个法规项目
过去三年,广州经历若干轮停车费调整,而且披露涉咪表系列腐败案。
2014年初,物价、交通部门以“治堵”为理由抛出停车费调整方案。在听证会上,为保住住宅小区停车费不大涨,多数人选择让咪表车位涨价,最终咪表停车位与商业配套停车场涨到最高16元/小时。但这个“丢卒保车”的“成果”没能保住,2015年8月15日省发改委根据国家文件精神,发通知称住宅小区停车场实行市场调节价,广州不少住宅停车场应声涨价。
2015年6月,广州市纪委披露涉咪表系列腐败案,当时已有22人因此涉案,包括广州市交通、公安等部门和街道基层党员干部19人、社会人员3人。其中,11名党员干部涉嫌犯罪已经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在这种背景下,《广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去年被提上立法议程。
去年11月,政府部门拟定的法规草案提交市人大。已公开的草案稿中对住宅停车场这类“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但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的停车场开出了稳定价格的“药方”: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按照议价规则来规范停车场收费。按照昨日披露的时间表,《广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将在今年4月的市人大常委会上进行第一次审议,在今年7月、9月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审议。按照惯例,若三审后没有太大争议,新规就正式出台。
打击“五类车”的《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2015年底已经进入立法程序,去年已经过市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下月就将进行第三次审议。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小清介绍,今年广州市人大将审议9个法规项目。南都记者从年度立法计划表中看到,《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广州市博物馆规定》、《广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5部法规已经明确三次审议时间表,有望在年内完成三次审议。
《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规定》也将在10月进行第一次审议,12月进行二审,明年进行三审。另有三个法规要进行废止审议,包括《广州市水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广州市涉案物价格鉴定管理条例》、《广州市义务兵征集优待和退伍安置规定》。
多项监督工作与水环境整治有关
今年1月召开的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林永亮等41名代表联名提出《关于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
近年,国家、省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副主任钟洁说,广州重点推动51条河涌的整治,取得积极成效,但“水环境质量依然不容乐观,距离国家、省、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全面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议案的诞生“最重要的是顺应群众和人大代表对改善水环境的强烈愿望,是水到渠成,众望所归”。在代表酝酿提出议案的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陈建华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协调、布置相关工作。
“治水非一日之功,人大对治水工作的监督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钟洁说,为落实议案,4月份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审议市政府落实大会决议的实施方案,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将以议案决议的督办工作为抓手,综合采取各种方式方法,确保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市人大在今年2月已制定督办工作方案,对未来五年监督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南都记者看到,在今年监督工作计划中,也有多项工作与水环境整治有关。9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广州市流溪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包括要求配套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的制定情况、流溪河流域管理委员会成立及职责履行情况,以及流域范围划定和规划编制、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流河道管理的情况,还要了解该条例实施后取水许可审批情况、对违反条例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问责情况、条例的宣传情况等。12月,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听取和审议市水务局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情况的报告,并进行工作评议和对报告内容开展满意度测评。
焦点
垃圾分类将立法管理
或要求住宿、餐饮等经营者免费提供可重复使用的物品
今年立法计划包括《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将在今年6月正式提案,8月、10月、12月完成三次审议。
实际上,广州市政府此前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今年将“升级”至法规层面。这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关注哪些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副主任钟洁说,目前相关部门正在推进草案起草工作,法规草案现处于修改论证阶段,会适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钟洁说,据她了解,《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立法目的就是总结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查找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并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全面上水平。规定将围绕垃圾分类工作的“三化四分类”,促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行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提出具体的措施。
“重点还是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垃圾分类的正向激励”,她透露一些草案细节,如源头减量方面,对商品销售者销售月饼、粽子、茶叶、酒类、保健食品、化妆品的过度包装行为作出明确、具体的限制性规定;要求住宿、旅游、餐饮等经营者必须免费提供可重复使用的物品;餐饮经营单位必须在餐饮服务场所设置不剩菜的醒目标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提示消费者合理消费,适量点餐。在垃圾分类正向激励方面,拟建立强制回收目录产品的回收基金,可用于回收费用的补贴,以加强市民在生活垃圾分类领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有没有收费等相对强制举措?她说:“必须在政府可负担、社会有共识、市民可接受的情况下,依法依规开展,收费也仅仅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措施而已。”
共享单车管理会否立法?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副主任丛翠玲说“不大可能”
虽然出现仅一年时间,共享单车已经出现不少乱象与管理难题,立法呼声越来越大。广州市人大今年的立法计划还没有专门的立法项目,那么,即将进行三审的《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中有没有可能临时加入共享单车相关条款?
“个人来讲,我认为不大可能”,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副主任丛翠玲对共享单车有好感,“感觉共享单车出现后,五类车似乎少了一点”,她觉得可能会有常委会委员在审议中提及这个话题,但立法“不是这么简单”。她的个人观点是,共享单车是新生事物,还要多观察,看它的发展趋向,“现在政府对创新是支持的态度的,但要走到立法这一步,不是这么简单的,要综合各种因素,看合法性、可行性等”。
丛翠玲说,《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即将进行第三次审议,从程序上而言,法规的第三次审议更注重的是科学性、合法性问题。之前两次审议时还没有涉及到共享单车,预计这次审议中会有常委会委员对这个话题有所提及。
广州今年有望出台5部法规
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
第一次审议:2016年3月
第二次审议:2016年10月
第三次审议:2017年3月
二审稿要点:在广州市禁止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行驶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所有电动三轮车都不准上路。但是对邮政、快递行业有特殊待遇。电动独轮车、电动平衡车以及其他滑行工具,在广州市范围内不准行驶。
广州市博物馆规定
第一次审议:2017年3月
第二次审议:2017年4月
第三次审议:2017年6月
草案稿要点:市、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博物馆应当免费开放。国有博物馆全年向社会开放时间不少于300天。
广州市停车场建设和管理规定
第一次审议:2017年4月
第二次审议:2017年7月
第三次审议:2017年9月
草案稿要点:2015年8月15日省发改委发通知称住宅小区停车场实行市场调节价,广州不少停车场应声涨价。草案提出,停车费分别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管理。对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但市场竞争不充分、交易双方地位不对等的停车场,价格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按照议价规则来规范停车场收费。
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
第一次审议:2017年6月
第二次审议:2017年8月
第三次审议:2017年10月
征求意见稿要点:利用湿地资源开展生产经营、休闲旅游、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活动,应当符合湿地保护规划。广州对海珠湿地实施永久性保护,保持海珠湿地面积不减少、类型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第一次审议:2017年8月
第二次审议:2017年10月
第三次审议:2017年12月
草案处于修改论证阶段,相关部门会适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