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旁边人行道局部塌陷,容易绊人,我把这事告诉了网格员,警戒标识当天就设好了,路面也很快修好了。”
“我想办理居住证,但腿脚不方便出门,网格员很快就上门帮我办好了。”......
群众求助、网格响应,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广州黄埔发生。近年来,广州市黄埔区积极开展综合网格改革创新,推动网格化“有呼必应”,聚焦群众关切,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实现“群众有所呼,网格有所应”,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
网格员秒响应,解决“急难愁盼”更及时
“喂,小丽,我老伴突然不舒服,感觉头晕、浑身无力,我一个人在家不知道怎么办,你能不能帮忙叫救护车?”近日,黄埔街道荔园社区网格员小丽突然接到居民胡姨打来的求助电话。
事出紧急,网格员立即赶往胡姨家,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向社区书记汇报情况。社区书记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到小区门口接应救护车。
医护人员到场后马上对老人进行初步检查,发现老人是血压过高导致不适,需马上送院治疗。网格员立即协助胡姨整理好老人入院所需资料及物品,将老人及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网格员协助医护人员把老人送至医院
当晚,胡姨致电网格员称,其老伴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在我六神无主的时候,幸得你们帮忙,为你们的默默守护点赞。”胡姨感谢道。
为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黄埔区已开设网格便民联系服务点349个,设置民意收集栏,公示网格员相片、姓名及联系电话,为网格员配备随身携带的移动通信设备,便于居民及时反映问题或寻求帮助。
“三官三师”进网格,便民服务更多元
近日,黄埔区联和街峰湖御境社区网格站接到居民梁女士的求助电话,称她的家人由于生病行动不便卧床在家,急切地需要一位家庭医生上门为病人进行治疗及护理。虽然部分网络平台也能提供上门医疗服务,但是正规性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价格也十分昂贵。梁女士了解到社区网格内有医师力量入驻,便尝试向网格站咨询是否能提供医疗帮助。
社区网格站收到诉求后,立即联系峰湖“N力量”警网融合微信群的社区医生李医师。在网格工作站的协调下,李医师上门查看病人情况,并根据病人在医院的检查结果给出一套居家护理建议,同时还向社区医院反馈该情况,帮助病人办理家庭病床,解决常规的病情监护问题。
“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社区医师这么‘给力’,马上解决了我家人的就医难题。社区居委、网格站,还有进网格的‘三官三师’都用心对待我们的诉求并为我们高效解决困难,为你们点赞!”事后,梁女士特意送来锦旗表示谢意。
梁女士送上锦旗致谢
目前,黄埔区常态化开展“三官三师”进网格和“星期四网格服务日”服务活动,2000多名“三官三师”(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教师、医师)在网格报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处、心理疏导、健康检查、普法宣传等多元服务,切实提升政法力量下沉网格、服务群众的实效。
“警格”“网格”联动,居民群众更安心
近日,黄埔区穗东街南湾村的村民们发现有位老人长时间独坐在村口的石墩处,不搭理旁人。村民觉得情况异常,便联系辖区网格员朱秀谊到场查看。
网格员与民警了解老人情况
抵达现场后,网格员尝试和该老人进行交流,但老人无法说清个人情况。为尽快确认老人的信息,网格员立刻联系辖区民警到场处理。
经反复查询,工作人员最终与该老人的家人取得联系。随后,网格员和民警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看到老人平安无恙,老人的家人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我妈妈有老年痴呆症,已经走失了整整12小时,我们一家人都在到处找她,谢谢你们送她回家!”
自深化“警网融合”工作以来,黄埔区“网格”与“警格”联动,实现在日常基础信息联采、特殊人群联管、群众困难联解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办事水平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下一步,黄埔区将进一步聚焦群众诉求,提升网格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加及时地响应、更加迅速地处置、更加有效地解决各项“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以“小网格”推动“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