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将近十年,这个电梯的遗留问题终于解决了,真的很感谢法官!”接到阳江市江城区法院执行法官黄晓婷的回访电话,申请执行人林伯语气轻快、连连致谢。
一台电梯、十年纠纷,从停滞不前到协商解决,中间经历了什么?
电梯安装引纠纷
早在2014年9月,林伯与某电梯公司、某工程公司、陈某签订了电梯销售安装合同,约定三方为其住宅安装电梯。没想到,刚安装到一半,合同各方因质量问题产生矛盾,随后一直未能形成一致意见。
眼看着一年过一年,这电梯成了林伯的一块“心病”,既无法继续安装,家里也没能恢复原状。2020年1月,无奈之下的林伯将某电梯公司等三方诉至法院。
江城区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解除林伯与某电梯公司等三方签订的电梯销售安装合同,某电梯公司、某工程公司、陈某退还电梯制造费、安装费及运输费,并赔偿工程造价损失合计19万多元给林伯,自行拆除及搬走现存电梯部件。
判决生效后,某电梯公司、某工程公司和陈某却迟迟未履行义务。
钱拿到了,电梯还在
今年1月,林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江城区法院依法划扣某电梯公司名下银行存款,向林伯支付了案款19万多元。但留置在林伯家中的电梯部件仍未拆除搬走,导致林伯无法重新安装电梯,给老两口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
“我们夫妻俩都上年纪了,腿脚不方便,就盼着早日装上电梯,上下楼轻松些。可他们不拆走这些,我们也没法找人重新安装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伯对此十分不满,但三被执行人一直不露面,从前留下的联系方式也已经失效,均处于失联状态,拆除电梯这一行为执行陷入僵局。
“要治好林伯的‘心病’,必须先找到被执行人。”执行法官黄晓婷决定想办法联系三被执行人。
“软硬兼施”促和解
经系统查询发现,陈某有多起案件在江城区法院审理。法官从中取得陈某的最新联系方式,先是通过电话沟通、督促履行。刚开始,陈某的态度十分配合,承诺一定会履行义务,但却是纸上谈兵,一直拖延拆除电梯的进展,最后又是“失联”了。
为切实保障林伯的合法权益,江城区法院将某电梯公司、某工程公司和陈某纳入失信名单,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迫于强制执行威慑力,某电梯公司终于主动联系法院,黄晓婷随即约见双方当事人。
“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道。既然你们双方对判决没有异议,应当及时履行拆除及搬走现存电梯部件的义务。”见面后,黄晓婷分别向双方当事人分析利弊,耐心细致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努力推动以和解方式快速解决纠纷。
经过法官释法说理,某电梯公司代表意识到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义务可能面临被法院拘留、罚款等不利后果,态度从此前的消极逃避转为积极协商。另一边,林伯也相应作出让步,只要对方拆除及搬走现存电梯部件就申请结案,不再追究其他责任。
随后,双方通过协商确定了由某电梯公司在3天后到林伯家中拆除现存电梯部件,目前已经全部履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