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已经把拖欠的租金交了,树苗迁移工作也在有序开展。”某村村干部小刘向走访干部介绍。
近日,湛江霞山法院肖镰、陈柳两位法官再次来到该村,了解一起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后续执行情况。此前调解的一幕幕又呈现眼前。
一纸诉状起波澜
“这都几次三番了,既然无意解决,只能诉讼处理。”村干部小刘态度强硬地回应老刘。
某村委会与村集体成员老刘本就因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分歧较大,但伴随着村委会提起诉讼解决,双方的关系更是急转直下,互不对付。村委会诉称,自2020年租赁合同期限届满后,多次与老刘交涉要求交回土地,更是两次向其送达《终结承租合同告知书》,但老刘却以种种理由拒绝,继续占用土地。老刘则认为双方原本已经达成了调解,现村委会单方撕毁协议,设置路障阻碍通行,且承租期间因部分承包地被他人占用、修建基础设施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村委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承担违约责任。
案件事实较为简单,可村集体的内部矛盾激化,一判了之既不利于和睦团结,也不利于乡村管理,陈柳法官顿感棘手。
平安夜访迎转机
“滴滴滴!”
正当陈柳为如何妥当处理犯难的时候,手机屏幕连续弹出几条“粤政易”APP收到的信息。打开APP一看,原来是霞山法院领导干部“平安夜访”工作安排通知。其中的夜访地点“某村”赫然映入眼帘!“怎么忘了夜访工作机制了!”陈柳豁然开朗,立即联系夜访挂点干部肖镰副院长汇报情况,并提请包案调解。
肖镰了解情况后,迅速向霞山区委政法委汇报情况。霞山区委政法委快速启动“调度派”工作机制,调整夜访干部人员安排,协调街道配合法院开展好调解工作。
微光围坐话心事
晚上八点过后,肖镰、陈柳两位法官和街道干部一行来到刘老家门口。
“调不了,调不了,你们怎么还来?”刘老猜到来意,语气生硬地说道。
“刘老,今晚过来主要想了解下您有什么难处,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上忙。”肖法官闻言,主动解释,还和刘老拉起了家常。渐渐地,刘老缓和了态度,敞开心扉与夜访干部一行围坐在连廊灯下,谈起了与村委会矛盾的前因后果。
原来,刘老夫妇于2000年与村委会与签订《承包土地合同书》,约定承租村委会近250亩土地,租赁期限为二十年,用于培育树苗。租赁期限届满后,刘老想续租,但因价格等一直与村委会协商不下,遂占用土地至今。现在,村委会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土地,并按照评估价格支付土地占用费66万元。
肖镰针对刘老困惑的问题,耐心详细讲解了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律政策问题。街道干部等夜访人员也从和睦团结方面疏导,希望双方以和为贵,互谅互让化解矛盾。经耐心疏导,刘老终于表示愿意与村委会协商。
多方联动齐努力
“矛盾以调解化解有利于乡村和谐,下一步陈柳法官要做好村委干部的释法说理工作,街道办也要同步与村委会沟通协调,促成双方化解矛盾。”夜访结束后,肖镰立即与夜访干部谋划对策、分头行动。
霞山法院快速启动矛盾纠纷流转联调机制,“平安夜访+千警入格”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夜访情况通报区委政法委。区委政法委迅速推进调解工作,由副书记牵头组织,与街道、村委会干部召开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研究调解方法,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在前期夜访和座谈会基础上,街道干部发挥其熟人知情的优势,邀请特邀调解员开展“背对背”调解工作。陈柳法官根据“千警入格”工作安排,保持与街道干部和当事人等实时联系,一方面认真倾听意见诉求,有针对性地对进行释法说理,进一步降低双方对抗情绪,另一方面为街道干部、特邀调解员提供法律专业支持,最大可能凝聚双方共识。
最终,刘老的家庭困境为村委会所理解,村委会的管理难处也被刘老知晓,双方相互表示谅解,对拖欠租金的金额、支付方式及土地腾退计划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至此,拖了近4年的矛盾终于化解!
近年来,霞山法院贯彻“如我在诉”审判理念,丰富“枫桥经验”霞山实践,深入推进“平安夜访+千警入格”工作与司法审判贯通融合,与群众多走动、多交谈、多联系,依托社会治理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调解矛盾纠纷384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