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广州市委政法委召开广州市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推进会暨社会面防控工作部署会。会议总结前期广州市优化升级群防共治新模式,大力推动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建设的成效,部署下一步全面提升社会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深耕细作最小区域应急处置防控机制,并对正佳广场等10个参与社会面防控现场处置工作表现突出的最小应急单元、高攀等206名参与社会面防控最小应急单元现场处置工作表现突出的“广州街坊”予以表扬和奖励慰问。
今年以来,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委政法委根据社会面治安防控形势需要,深度挖掘基层自治、群防共治志愿服务参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资源,广泛组织、发动引领“广州街坊”等群防共治力量围绕村(居)、企事业单位、中小学及幼儿园、综合市场、沿街商铺等区域全力建设应急处置最小单元,形成城市应急安防力量,不断织密城市安全“守护网”。
近日,天河正佳广场最小应急处置单元便充分发挥训练所学,有效化解一起群众欲轻生事件,维护了商场治安秩序。
9月4日13时许,天河正佳广场最小应急处置单元在巡逻时,发现一名女子站在中庭二楼玻璃围栏外情绪激动并有可能跳楼。“按照应急预案,现场出动2个应急单元小组,第一组人员负责安抚女子的情绪,第二组人员负责在一楼中庭拉起警戒线、疏散群众,做好防跳楼的安全戒备。”天河正佳广场“广州街坊”代表、正佳物业公司现场管理部总监洪友告诉记者,发现情况后,他们一边使用可视化对讲机通知辖区派出所,一边在劝导安抚中寻找机会控制该女子,后将其交给派出所跟进处理。
“设立最小应急单元后,安保设备得到完善、组织架构有所加强、日常训练更加高效,对于构建群防共治社会具有积极意义。”洪友认为,最小应急单元最大的作用在于,事发前期社会群防共治力量可以为公安机关到达现场处置事件争取最多时间,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记者了解到,截至9月16日,广州市已组建最小应急单元21590个,应急处置力量113832人,成功协助处置突发案事件102起。他们当中涌现出一批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挺身而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广州街坊”,有力彰显最小应急单元对各种安全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管控、第一时间处置的作用,有效激发广大群防共治力量参与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的积极性,营造了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话你知
何谓最小应急单元?
最小应急单元是指由单位、场所、重点目标等安全防范责任单位负责组建,以“广州街坊”群防共治队伍为主体,能够开展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兼顾日常治安秩序维护的最小人员编组,受属地派出所监督指导,服从派出所区域联动调度,协助公安机关先期制止正在进行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