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远检察机关能动履职做细做实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积极稳妥探索残疾人权益保障履职模式,以检察温情增强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无障碍 无限爱
“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人行道从这头上去,发现中间停了一辆车,或者立了根路灯杆,或者另一头没有缘石坡道,下不去,只能原路返回。”因下肢肢体残疾需要靠轮椅出行的吴女士表示。“无障碍环境不仅仅是残疾人的小众需求,而是大众需求,应该是标配、通配。”
近期,清远检察干警在履职办案中发现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如盲道设计不合理、被损坏,人行横道、电梯无盲人提示音,公共场所没有配备无障碍设施或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残疾人的出行安全。
面对广大群众尤其是特殊群体的需求,清远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依法向有关行政机关发送检察建议或磋商函109份,促成行政机关排除无障碍设施不齐全、设计不合理等安全隐患257处。如今,全市127个路段盲道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新建盲道2条、无障碍停车位6处、新增、完善无障碍通道61处,客运站、公园、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24座公厕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得到完善,部分医院、大型酒店无障碍电梯按标准配备扶手、盲文按钮及楼层提示音。
公开听证 共同参与到特殊群体保护中
以召开公开听证会的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代表等社会各界共商对策。共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听证案件91件,真正让全社会参与到关爱特殊群体的工作中来,共同推动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好事、解难事。
“我们很荣幸能代表英德市27423名持证残疾人作为听证员参加无障碍环境建设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的听证会,我们同意英德市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单位发出检察建议。”英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代表们在听证会上由衷地说。
2023年3月,英德市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辖区内无障碍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但相关规定尚未明确无障碍设施的监督管理部门。为引起全社会对特殊群体的重视,促使各行政单位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英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英德市检察院邀请了英德市人大代表、英德市残联代表及相关行政单位负责同志召开公开听证会。
会上,承办检察官们对相关证据材料、法律法规、整改建议等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行政单位代表分别就自身职责、工作困难等方面进行相关说明,并提出整治以上隐患的具体意见和措施。经听证员们充分发表意见和深入讨论后,达成了一致听证意见,认为英德市辖区多处无障碍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对特殊人群出行安全造成影响,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参会的相关行政单位在发表最后意见时均表示,下一步将明确责任、加强配合,积极推动英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规范完善无障碍设施。
有“您”在 我们并不孤独
“在孤独症患者未来的人生中,需要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保障,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关于孤独症患者的一系列保障工作,需要非常强的动能来推进,公益诉讼以及它的导向性和权威性,让我对检察机关充满期待。”有关学者谈及患孤独症的儿童时说道。
根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规定,孤独症与脑瘫儿童的康复项目已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准入也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落实过程中,医疗机构以及行政主管部门是否能保证运作链条依法实施,需要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
去年1月,清城区检察院履职过程中发现,辖区内一家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在招生招聘、师资培训、安全管理等环节存在监管漏洞,相关主管单位可能存在怠于履职的情形。
后经调查核实,相关机构普遍存在部分在岗教师不符合相关资格条件、未能确保在岗教师接受专业培训;与孤独症儿童的监护人之间签订的协议不规范;监控设备存在盲区以及监控录像保存期限过短等问题。
清城区检察院督促协同主管单位依法全面履职,推动相关问题整改,并以此为契机,对辖区内康复机构一并开展重新评估工作,规范行业准入门槛。该案被最高检评为残疾人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以有爱助“无碍”,用检察公益诉讼之名守护特殊群体,让司法温情焐热“受伤的心”,下一步,清远检察机关将继续以“初心”的执着、“守心”的标准为民司法,切实保障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和帮助他们在逆境中追求进步、创造幸福,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奉献应有的光和热。
以有爱助“无碍”,用检察公益诉讼之名守护特殊群体,让司法温情悟热“受伤的心”,下一步,清远检察机关将继续以“初心”的执着、“守心”的标准为民司法,切实保障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和帮助他们在逆境中追求进步、创造幸福,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奉献应有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