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10:30分,在升级改造后的佛山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网上诉讼服务区进行。这起横跨广东佛山、广西北部湾两地的交通保险赔偿案,法官首次尝试以远程视频审判的方式进行,当事人不用到现场,借助互联网技术,法官顺利完成了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便民服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改变的背后,是佛山中院诉讼服务的升级。在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里,信息化带来的便捷随处可见,远程视频审判(调解)、网上案件信息查询、庭审同步视频直播、电子诉讼档案查询……
一系列升级服务,实现了立案有人导、咨询有人答、材料有人接、案件有人查,“一门式、综合性、立体化”的诉讼服务新平台正逐渐成型,老百姓可享更便捷的诉讼服务。
新起点服务再升级
保障群众每一项诉讼权利
近年来,受社会经济转型、立案登记制改革等因素影响,佛山法院收案量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年收案量达14万件左右,约占全省法院收案总数的九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佛山全市法院新收案件116090件,办结案件107128件,分别同比上升16.4%和27.7%,目前结收比居全省第一,一审案件发改率、民事一审服判息诉率等核心指标持续向好,群众来访、涉诉涉法信访案件大幅下降。
为提升法院诉讼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佛山中院不断探索,以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为起点,全面打造开放、透明、动态、便民的司法服务新机制,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为了实地检验升级改造效果,昨日佛山中院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吴青等近20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媒体代表前来,给诉讼服务提建议、出点子。
据介绍,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在规划上更加突出服务功能,分为司法服务大厅、立案大厅、信访大厅、网上诉讼服务区、法院文化展示大厅、便民服务区、诉调对接区七大区域。
佛山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赵菊花表示,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学习借鉴了全国其他法院的先进经验,围绕诉讼服务、纠纷化解、司法公开三大主要职能,对分散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的职能进行了整合,升级了立案、信访、便民等传统职能,拓展了网上诉讼、案件查询、诉调对接、法院文化展示等服务项目,把司法服务从“后台”移到“前端”,从“零散”转为“集中”,实现实体虚拟、网上网下、线上线下互相融合,从而为诉讼当事人、律师和人民群众提供“一门式、综合性、立体化”的诉讼服务体验。
互联网+助阵
法官远程视频审理案件更便民
利用互联网+实现多项便民的服务尝试。昨日,佛山中院民一庭法官曾慧元面对大屏幕向远在广西的北部湾保险公司诉讼代理人发出庭审指令,一场远程视频审判(调解)开庭审理拉开序幕。而前来调研的代表们,好奇地做了一次不一样的旁听。
大屏幕上,法官、上诉人、被上诉人三方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实时将高清画面集中在屏幕上,即时通话开始了庭审。据介绍,远程视频的实现,只需当事人通过下载“云法院”A PP,即可以通过法院远程视频审判(调解)系统解决纠纷,不用舟车劳顿即可解决诉讼问题。
约40分钟的庭审后,书记员将庭审笔录上传到视频庭审系统,当事人看过后通过视频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一场远程视频审判即告结束。
“远程视频审判(调解)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佛山中院党组成员郑道永表示,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全面应用。未来,将有更多的诉讼服务功能延伸到网上通道,并最终实现实体与虚拟、网上与网下、线上与线下的高度融合。
除此之外,在接访服务中,该中心还新增设了远程视频接访。代表们评价:在利用互联网+的背后,其实是如何能够更加高效便捷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正是佛山中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据介绍,为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全面应用,促进信息化与诉讼服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在网上预立案、诉讼指引、案件进展查询、电子档案查询,以及远程视频审判调解、远程视频接访、法院官方微信等网络诉讼服务平台建设上,佛山中院正打造集各类公共司法服务为一体、覆盖法院司法公开信息、供公众随时查询的”虚拟法院“,全面提升诉讼服务质效。
70项诉讼服务职能集中前移
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最值得关注的是,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打破法院原有的按流程、分部门、分人办理的诉讼服务事务工作模式,将全部诉讼服务职能集中前移到诉讼服务中心,提升诉讼服务效能,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努力使诉讼服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共设置岗位(窗口)30个,集中前移近70大项诉讼服务职能到诉讼服务中心一线。”佛山中院立案庭庭长杨帆表示,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实现了三大转变:从零散服务转变为集约服务、从后台服务转变为前台服务、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在诉讼服务大厅,一些新的举措引发关注,如在诉调对接区,设置调解工作室、远程视频调解室,并配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佛山中院联合司法局、行业协会、社工组织等各方力量进驻诉讼服务中心,形成调解合力。
而与之前相比,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大厅增设了12368诉讼服务热线,搭建具备查询咨询、投诉举报、联系法官、分析研判等功能的线上服务平台。而一张全院法官助理联系电话通讯录,引起代表关注。工作人员介绍,电子查询系统显示跟案书记员的办公电话,当事人或者律师可以使用便民服务区的内线电话直接与法官助理、书记员联系。
同时,司法服务大厅增设了司法快递专窗,由邮政部门派员进驻,利用邮政专网,完善统一收发快件、快递进度查询等功能;诉调对接区,司法局、保险行业协会等派员进驻,合力构建覆盖诉前至执行全阶段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
“这些都是引入外部力量或购买外包服务,拓展服务范围和内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窗口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都是主动服务的细小体现。
司法公开的新样板
代表点赞法院服务再升级
此次佛山中院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在推动司法公开方面也做了较多改进,成为市民关注焦点。
如便民服务区增设了可观看庭审直播的屏幕,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观看感兴趣案件的庭审同步直播。同时,佛山中院通过二维码矩阵,将该院微信微博、官方网站以及案件流程信息、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司法公开平台的二维码全面展示,公众可以通过扫码查询想要了解的司法信息。
1日,在12368诉讼服务热线区,佛山市人大代表钟坚拿起手机现场咨询了相关问题,第一时间得到了回复,而且咨询内容和答复内容在LE D屏上同步显示。“贴心周到的服务,值得点赞!”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金杜(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青则表示,较以往而言,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更完备、运作更规范、使用更便利,在今后的诉讼便民利民方面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诉讼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在佛山市人大代表、禅城区委区政府办局务委员、法制办主任王学堂看来,这将辅助性工作如立案、送达、庭前调解等诉讼事务前移至诉讼服务中心,这有利于法官专心、专业办案,办出精品案。此外,诉讼服务中心通过网上与网下、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查询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实实在为老百姓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