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依法治市新五年规划
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一直高度重视依法治市工作。早在1986年,广州被国务院确定为法制建设工作的试点城市之一。1988年,市委作出依法治市的决定,提出依法治市的目标,并于1990年开始实施依法治市第一个“五年规划”。
2016年,广州编制实施《广州市全面依法治市第六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相关规定,健全各级党委领导法治建设的体制和工作机制,理顺依法治市、区、镇(街)工作领导机构。此外,还制定《“十三五”法治广州建设评价指标》,组织对全市各区、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党工群团、企事业单位和部分驻穗单位约180多家2016年度法治广州建设检查考评。
地方立法推进依法行政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系统规定的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依法行政条例》。2016年9月28日,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州市依法行政条例》,该条例是全国第一部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全面、系统规定的地方性法规,奠定了广州市全面规范依法行政的制度基础,是广州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法规依据,标志着广州市依法行政工作进入新的阶段。2016年8月,广州挂牌成立市政府法律顾问室,36名法学专家被聘为首批市政府兼职法律顾问,完成了市政府法律顾问队伍的组建。
市级事项实现“一窗式”受理
在开展行政审批“集成服务”改革方面,2016年7月底前957个市级事项已经实现了“一窗式”受理,2016年底前4140个区级事项实现“一窗式”受理,在方便市民的同时,也逐步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审批效率。2016年还通过了《广州市行政审批、备案事项目录(2016年版)》,经精简下放,现市级保留实施事项346项,减少176项,总体减少率为33.7%,是广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
为确保政府机关依法履行司法判决裁定,研究起草《关于加强我市行政应诉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印发《广州市行政机关履行行政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办理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监督办法》。
法治政府建设,广州成绩斐然,全国领先。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6)》中,广州市排名第五;在全省2015年度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工作评估考核中,广州市以88.88分的成绩,名列珠三角九市之首;在省2015年度依法行政考评中,市政府被确定为优秀等次。
落实合议庭办案责任制
据了解,去年以来,广州市两级法院深化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较其他简易程序案件办理时间缩短1个月左右,居全国试点城市前列。
在司法改革方面,广州还制定实施《广州市法院完善司法责任制改革试点具体实施方案》,以司法权力清单形式,落实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2016年,广州完成1069名首批员额法官、730名首批员额检察官遴选宣誓。
广州法院的司法透明指数稳步上升。去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报告(2015)》,广州市中院在全国法院中排名第一。此外,广州去年稳步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广州市检察院成功提起从化区大石古水塘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花都区检察院成功办结该区国土部门怠于履职行政公益诉讼案。目前广州是全国第一个在司法实践中同时办有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