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员额制、司法责任制改革之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权力大了、责任也大了!”20日晚,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林立出现在中央组织拍摄的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
当晚播出的是专题片的第四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广东司法体制改革的首批4个试点城市之一,汕头市推动员额制、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工作经验在节目中被深入报道,彰显了广东司改总体水平新的跃升。
今年以来,广东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经验多次得到中央的肯定与推介。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播放了专题片《乘风破浪应有时》,介绍全国一些政法机关将体制机制改革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成功案例。记者注意到,全国总共19个改革案例,广东占了6个。
广州法院创建智审辅助裁决系统,去年再审启动率同比下降26.5%;庭审网络直播后,无一案件被当事人信访投诉;深圳检察院开发侦查活动监督平台,5年通过该平台纠正13441项问题;深圳法院建立“鹰眼查控网络平台”,全市两级法院执结率提高46.7%;深圳市福田区法院信用卡纠纷案件审判团队成立仅半年就审结5000多宗信用卡类案件;中山法院将审判辅助事务全方位外包,2016年全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提升至99.8%……传统办案模式正在得到全面改造,现代科技手段广泛运用显著提升了司法质效和公信力。
此外,本月19日《人民日报》以“广东:司改奏出公正强音”为题进行长篇报道。
人们感叹:广东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践,让多年来承受“案多人少”压力的广东实现了办案质量效率的飞跃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首批试点省份,广东既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精神,又接广东地气,在全国率先推出“以案定员、精准配置”“统分结合、保高托低”“大数据、智能化”“流程再造”等诸多创新举措,实现改革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如果司改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大厦,广东就是在不折不扣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央顶层设计,结合广东的地质情况,夯实基础做好配套,严格施工精准落地,盖好盖牢!”省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陈岸明对南方日报记者说,在省委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省直部门的支持下,广东的司改取得显著成效。司法领域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得到逐步破解,司法体制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符合司法规律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现代管理科技手段广泛运用,司法队伍活力不断迸发,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