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为深圳首家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并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改革。
在深圳市委、区委两级政法委的领导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下,福田法院坚持司法引领推动多元共治,机制创新与智慧科技相融互促,平台升级与资源升级双点发力,对人民调解“福田模式”进行深化和发展,形成了以“全流程信息化 共协同多元化”为核心的改革模式,实现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从线下向线上、从粗放向精细、从零星布局到全面铺开”转型升级。
据统计,今年福田法院在民商事案件大幅上升、入额法官人数持续减少的情况下,民商事案件结案周期比改革试点前缩短37%,全年结案将超过92000件,同比增加39000件以上,结案率达83%以上,结收比将达94%以上,15个在线调解室化解纠纷8324宗。
加大和完善平台布局 打通全流程
福田法院围绕强化主导,在打造高效便捷低成本、提高司法确认适用率总体思路的同时,变革传统司法确认方式,在广东省首推在线司法确认,与辖区司法局、各基层调解室合作,设立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当事人在调解室达成调解协议后,在工作室远程视频连线法院即可完成司法确认,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无缝衔接,将调解成果当场固定、法律文书当场送达,当事人无需往返跑法院,司法确认综合用时由一天缩短至半小时,极大方便当事人,避免纠纷反复,提升人民调解在源头化解纠纷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据统计,目前在线司法确认工作室在辖区布点15个,包括10个街道调解室、4个派出所调解室和交警福田大队调解室,基本做到了覆盖辖区主要调解室。自2017年5月全部上线以来已办理司法确认300余件。
建立集约化的诉调对接中心,调解工作转向多元立体、系统精细。充分利用先行调解,让可以调解的案件尽量化解在诉前。中心集诉讼服务、调解登记、诉前和审前调解、指导调解工作等多项职能为一体,日常设专人负责对诉至法院的纠纷进行分流,配备调解员、专职调解法官和助理。对不同案件类型,成立调解团队,建立调解员初调、法官助理跟踪调解、法官指导和把关的调解模式,对涉及专业性较强的纠纷由特邀调解员进行先行调解;制订调解员名册并通过官方网站向社会公众公布;引入福田区司法局、行业协会、公益性组织等多类部门、组织,在中心派驻261名调解员;专设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由福田区妇联派出3名家事调解员常驻福田法院。
今年以来,福田法院完成了调解室的改造升级,共设4间调解室。其中,婚姻调解室成为深圳首批婚调室示范点,3名家事调解员全年参与600余宗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
据统计,从今年1月至11月,福田法院以调解方式结案7491宗,适宜调解民商事案件先行调解导入率为97.12%,诉调对接中心导入案件22271件。调解阶段即开始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识别,通过填写繁简分流要素表、明确当事人送达地址、总结争议焦点问题、梳理无争议事实、探索开展鉴定前置等方式,对案件进行全面梳理,实现先行调解与后续诉讼无缝对接。
深化和扩大科技运用 实现信息化
福田法院在深圳中院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信息化平台,于今年11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用科技手段把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从线下搬到线上,突破时间及空间限制,纠纷化解工作更便捷高效,为广大群众提供更智能化的法律服务。
“融平台”对诉前调解案件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具有六大功能:在线调解立案功能,当事人可登陆“融平台”,在网上提交电子联调立案材料,法院在线审核,资料不全的可线上补全,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将案件材料一键导入法院综合管理系统。在线调解功能,当事人可以在线选择特邀调解员,调解过程全程留痕,当事人自主选定调解员后,平台通过短信通知调解员及时登录平台,通过视频或线上留言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在线司法确认功能,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室通过视频连线法院,由法官实时见证,完成司法确认。在线评议功能,当事人可在平台上对调解员进行评议打分,促进调解员提升专业水平和自律精神,为法院进行调解员管理和考核提供参考。类案推送功能,平台向当事人推送类案裁判结果,指引当事人正确评估和预判裁判纠纷处理结果。调解一键转诉讼立案功能,对于拒绝调解、调解不成、调解成功需出具民事调解书的案件,一键导入综合管理系统,系统生成案号完成立案。
拓展和整合各界力量 协同共参与
福田法院由单一强化诉讼解纷向引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发展转变,主导推动社会力量特别是精英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集聚资源形成社会治理合力,构建法院引领、社会协同的调解工作格局。
首创爱心调解员制度。利用地处福田“志愿者之区”地理优势,主动引入热心公益人士参与调解工作,爱心调解员来自学校、医院、银行、保险公司和政府机关等各行业,与调解法官配合参与纠纷的调解工作,近年来共吸纳100多名爱心调解员参与近万件案例调解。
今年以来,福田法院已与10几家单位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包括与深圳市律师协会签署《关于建立良性互动机制的备忘录》,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调解中心、深圳市保险消费权益服务中心签署《关于建立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的合作备忘录》,与深圳大学法学院、湘潭大学法学院分别签署《关于加强合作交流的备忘录》,成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基地,聘请专家咨询团队,设立法律志愿者服务岗等;并将与西南政法大学签署备忘录,与福田区司法局签署《关于加强合作推进辖区法治建设的备忘录》、共同发布《福田区人民法院与福田区司法局关于做好人民调解协议在线司法确认工作的意见》,在推进诉调对接方面做出具体安排,建立诉前联调联席会议制度,提升诉前联调合力;与福田区妇联签署《关于建立家事调解合作机制的备忘录》,深度对接区妇联“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项目。
探索和构建新型机制 方式多元化
福田法院善用机制加强指导,让多元解纷的理念、优势和文化深入人心,引导当事人选择更合适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程序设计上坚持严密规范、有序衔接。
今年以来,福田法院出台《诉调对接中心工作规则》《特邀调解工作规程(试行)》《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规程》等近10项新制度。包括推行调解前置程序,制定诉调对接中心先调案件负面清单和先行调解告知书,鼓励当事人积极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落实司法确认零收费制度,对调解协议申请进行司法确认的,一律不收取诉讼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福田法院全体干警将不忘初心,全力推进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创新事业,坚持司法引领,多元参与,共治共享,解纷止争,努力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之路的深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