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以访源、诉源、警源“三源共治”为着力点,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防范化解各类矛盾风险,取得扎实成效。
抓机制建设
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市委平安办名义印发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动市域“三源共治”工作方案,将“三源共治”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并将“三源共治”工作列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
完善协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三源共治”协同运行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整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源头治理。将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纳入平安建设内容,将婚姻家庭纠纷纳入综合网格巡查事项。
完善督导考核机制。落实“平安报表”、平安建设“三书一函”等制度,建立常态化分片督导机制。优化考核体系,采取“综合考核+专项考核”方式,同步实施平安建设综合考评和社会治理专项考核。
抓阵地提升
综治中心“一窗口”受理。深入推进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信访、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力量入驻,完善一站式、多元化解纷机制。
调解超市“一揽子”解决。探索具有中山特色的“1+2+N”(调解超市+线上线下两个平台+N个诉调对接工作站和调解工作室)多元解纷新模式。在全市23个镇街设立98个诉前联调工作站,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402个,健全“医调、访调、公调、诉调、复调、援调”六调联动机制,对适宜调解的民生纠纷开展全方位免费诉前调解服务。
综合平台“一站式”服务。积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实现镇街、村(社区)“粤心安”社会心理服务站(室)100%全覆盖。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服务和一站式解纷”平台,提供全天候的多种诉讼服务。
抓理念转变
建立由四套班子及法、检“两长”包案制,创新完善“清单式”挂账销账等制度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矛盾问题专项治理。
精准划分综合网格1740个,形成“市、镇街、村(社区)、综合网格”四级服务管理体系,对工作中发现的矛盾纠纷录入全市综合网格调度指挥系统流转至相关镇街或部门化解处置。
持续保持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严打态势,重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套路贷等网络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