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清远市清城区凤城街道以群众需求为驱动,充分发挥党建创新工作引领示范作用,以“三呼三应”基层治理工作法推进地区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形成了基层党组织牵头、党员群众主动融入、汇聚各方力量的全科网格治理体系,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未呼先应”,主动出击串起基层治理“微单元”
依托“全科网格”工作开展,推动网格前移、问题前置、服务下沉,从“坐等诉求”转变为“主动出击”,形成社区“微”治理模式。
一是进网服务主动化。将辖区划分28个社区网格和111个综合网格,每个网格均建立党组织,由网格长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党小组长,科学配备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和专业网格员,并整合公安、交警、综治、市监、城管等执法职能部门力量,主动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
二是网格底数清晰化。全面开展综合网格基础数据采集,摸清网格内社会面力量、服务对象、特殊人群、重点群体、安全隐患底数,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主动获取群众“弱信号”,形成标准规范的网格底数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三是巡查走访常态化。梳理出38小项网格员排查事项清单,日常开展网格问题隐患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主动发现,主动作为。今年以来,依托“智慧凤城”综合治理指挥平台累计巡查商铺门前三包、消防安全7万多间次,高效化解了花厅社区住户违法搭建、麦围社区非法存放燃气“黑点”、翠湖社区居民私拆承重墙等问题隐患。如2023年8月24日,田龙社区网格员在常态化巡查中发现滨江河入河口的闸口前有油状物漂浮,立即上报街指挥中心、环保办、应急办,联合市、区环保部门、应急部门进行处理,及时高效处理了中航石油田龙加油站柴油泄露事件,防止了事件进一步扩大。又如2023年8月21日,西湖社区网格员巡查发现先锋西路21号楼顶墙体护栏因年久失修,大雨后坠落马路,网格长、网格员第一时间对危险区域做临时围蔽处理,在显眼位置张贴危险告知,并耐心与业主协商修缮剥落情况,快速处置、消除了安全隐患。
四是联系群众精细化。由社区网格员、驻点干部包干负责商户点位的联系工作,结合“逢四说事”,驻点干部全面下沉开展网格服务治理,划分个人“责任田”,定期点对点到包干商户开展政策宣传、诉求收集、安全巡查等工作,今年共梳理解决群众问题105宗。
“有呼必应”,精准响应织密基层治理“安全网”
以精准解决社区居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构建“网格发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协同治理”的快速响应处理模式。
一是建立岗位公示机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小区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化治理公示牌,对网格工作人员姓名、电话、职责等基本信息进行公示,方便群众联系,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建立“七步闭环”调处机制。由街道指挥中心统筹,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整合12345热线、“粤平安”平台等,实现诉求问题统一接诉、统一转办,通过问题线索发现、甄别、上报、交办、处置、反馈、办结“七步闭环”管理措施,实现问题动态管理、全程跟踪、及时处置。今年共累计调处网格问题及矛盾纠纷5677宗,办结率达99.6%。
三是建立疑难问题协同处置机制。由街道指挥中心牵头,协同执法、应急、城管等职能部门梳理各类网格重点疑难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处置办法,并形成了社区劝导—执法警告—执法处罚“三步走”的执法工作机制,达到处置一批、震慑一片的良好效果。
四是建立网格群众联系机制。共组建138个网格群众联络微信群,平时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网格共治典型案例,收集群众关切问题,及时回应群众各类诉求,形成了有呼必应、群众认可的正向循环。
“一呼百应”,做实服务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的“一元”带“多元”的网格治理架构。
一是统筹整合包联干部资源共建。将区直和市驻区等包联单位与28个社区全覆盖结对共建,带动人力、资源下沉街道社区,“平时”结合党员“双报到”和“逢四说事”机制,参与网格事务巡查、认领事项、调动部门力量协调解决网格内各类问题,“关键时刻”迅速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确保组织体系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高效运转。
二是持续壮大一线信息员力量。大力发展“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党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快递小哥、外卖员、文明劝导员、楼栋长、治安员、志愿者、义警、环卫工人、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热心居民等担任信息员,制定信息员上报奖励制度,通过党员带动群众,一个带动一片,激发群众参与网格共治的积极性。
三是发挥“红色管家”品牌优势。在雅悦花园、海港成、胜利雅苑等5个试点小区打造“红色管家”特色党建品牌,推进党组织向居民小区延伸,成功解决了上下楼房屋漏水矛盾、小区电动车乱停放等各类群众反映热烈的问题。
四是打造红色志愿服务联盟。通过“社区合伙人”、公益“微创投”等志愿服务活动,创建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心骨,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互联互动的“红色联盟”,发掘培育志愿者团队38支,居民志愿者1155名,积极参与到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文明劝导、反诈禁毒宣传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中,构筑起共建共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