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的店铺就在小区楼下,居民投诉你有噪声扰民,你要做好噪声防护设施再营业。”4月26日晚,清远清城区东城街社会治理联动大队接报莲发社区有店铺夜间噪声严重扰民,于是迅速联合公安、执法、环保等部门到达现场,测量噪声分贝并对违反噪声规定的商户进行了严肃处理,督促其立即整改。
据悉,为深入贯彻各级政法部门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实践,整合基层工作力量,今年3月下旬,东城街作为先行试点,探索组建社会治理联动大队。该队伍24小时实体化运作,开展承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流转的非警务警情处置工作,有力推动了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
明确工作目标,谋划方案到位。东城街社会治理联动大队工作,由主要领导亲自谋划推动、靠前指挥,及时召开党政班子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联动队伍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有关会议要求和街道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职责、运行模式和工作要求,确保试点期间各项工作有力有序、高质、高效推进落实。“作为东城街的一项重点工作,联动大队的建立健全将会得到领导持续关注,对我们的后续工作开展也是强有力的保障。”东城街社会治理联动大队负责人介绍。
组建联动队伍,人员装备到位。围绕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深入发展、同步完善警情源头治理工作机制等目标任务,东城街社会治理联动大队抽调综合执法、卫生健康、公用事业管理、农业综合服务、生态环境、退役军人服务站等部门人员及20个村(社区)各1名值班干部共34人组建而成,并配齐大队出勤工作车辆、接单通信手机、电脑、对讲机、统一服装等装备。以街办值班室为统筹调度中心,接到工单后,联动队伍能快速响应、抵达现场并进行专业处置,办结后能够迅速通过通信手机、对讲机等设备反馈办理情况,做到群众矛盾纠纷、反映诉求等事项有及时处置、有回复反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强机制执行,岗前培训到位。为牢固树立全街“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联动大队成员思想认识,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3月21日,东城街召开社会治理联动大队启动仪式,阐明组建队伍开展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联动大队全体成员进行岗前培训,就110与12345平台工单流转、工作流程、运行模式等情况进行详细讲解说明,确保社会治理联动工作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
社会治理联动大队启动仪式。
保证责任落实,实际工作到位。东城街社会治理联动大队实行“四班三运转”值守巡防机制和“1+1+N”指挥调度机制,每班由1名中队长坐镇统筹调度中心,1名资料员协同配合,该班次其他队员出勤巡逻,建立起东城辖区内“有工单立即接单处置、无工单配合公安轮巡队巡逻”的24小时快反应体系,有效提升接单处置速度。接到工单时,当值班组资料员第一时间签收,并通知事项发生所在村(社区)值班干部立刻到场处置,随后调度该班次出勤巡逻队员30分钟内前往应急增援。“一般事件我们现场办结,复杂事件我们会引导到街办进行处理,现场短时间无法解决或者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处置的事件,我们也会做好后续跟踪工作。”联动大队负责人对“秒级响应、快速处置、规范移交、网格协作、首接统筹”的规范流程进行了解释。
接到工单后,联动队伍能快速响应、抵达现场并进行专业处置。
截至5月6日,东城街社会治理联动大队试运行期间共接报各类工单707起,其中办结682起,退回转由区相关部门跟进7起,由东城街相关部门继续跟进18起,平均受理时间6分钟,平均到场时间12分钟,平均处置时间19分钟。下一步,东城街将继续提升联动大队的专业化、流程化和规范化,努力做到“真正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切实维护好东城街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清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