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是我们党始终强调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时刻叩问内心、躬身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红墙下的守护者到首都交通战线的指挥官,董亦军同志是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优秀代表,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是广大公安民警学习的榜样。他用36年从警生涯对新时代“三问”作出了铿锵有力、感人至深的回答,用毕生奋斗乃至生命彰显了“忠诚干净担当”的崇高品格。
学习董亦军同志,就要学习他时刻牢记“我是谁”,将“党的干部、人民警察”这一根本身份融入血脉,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立志报国到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从“红墙卫士”到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他时刻牢记“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行为准则的第一标准,用热血熔铸信仰,用生命恪守忠诚。面对一次次重大安保任务,他以严谨态度将每一次坚守转化为践行“为党中央站岗放哨”神圣使命最直接、最有力的行动。无论是安保现场的连续奋战,还是执勤一线的栉风沐雨,他都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毫无保留的付出,将忠诚融入每一个细节,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庄严承诺与赤诚本色。
学习董亦军同志,就要学习他以实际行动作答“为了谁”,始终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坎上,坚守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从基层民警到领导岗位,他的身份在变、岗位在变,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始终不变。他始终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放在首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绣花功夫”雕琢每一件民生实事。无论是分类探索“学医景商”重点区域交通治理经验,还是打造网上公安局,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无论是破解医院停车难题,还是推进公交专用道优化调整,每一项举措背后,都饱含着他对群众冷暖的深切关怀、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极致践行。他用交通亡人事故的持续下降、极端天气里的应急守护,将为民情怀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成为群众心中最可靠的守护者。
学习董亦军同志,就要学习他真正弄懂“依靠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和基层民警的聪明才智,推动构建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下的有效工作体系。从刚参加工作时没日没夜地泡在社区、摸排走访、了解情况,到邀请人民调解员、退休民警等进驻派出所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从固化城市常态化办会机制形成“北京经验”,到推动长途公交线路外迁、副中心交通优化——他躬身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制度化创新、智能化应用、精细化管理上大胆探索,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展现了新时代领导干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民声、汇集民智的过硬能力。
董亦军同志的一生,是忠诚铸就的一生,是为民奉献的一生,是创新实干的一生,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警察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36年从警路,他以历久弥坚、永不褪色的忠诚信仰和人民至上、挺膺担当的赤子情怀,书写出“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答卷。他的精神,辉映着首善之区的平安之路,为人民公安发展史增添了无比厚重的忠诚底色,必将激励广大公安民警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