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为我追回工钱,太谢谢了!”近日,一起劳务纠纷案的当事人来到马头司法所送上锦旗,还带来了工钱已全部到账的好消息。
调解优先,近年来,韶关新丰县坚持将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践行组织体系为底、解纷力量充色、联动工作法添彩的调解规划图,2023年至今接受各类矛盾纠纷2364件,调解成功2349件,调解成功率达99%,全县累计创建1个全国级、9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立稳主轴线,“精”“全”布局保平安
“有矛盾就找村里的调解委员会帮忙,可方便了!”刚与承包方达成调解协议,获得3.2万元工伤赔偿的龚某笑道。据了解,这样的村调解委员会在新丰有159个,还在县、镇(街)两级成立了8个“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构成了县、镇、村三级调解全覆盖工作格局,还有“上门问诊”、“码”上服务及时高效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让解纷雷达随时随地为群众响起,有力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2024年4月11日,梅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损害赔偿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调解要走近群众身边,还要因地制宜精准解决多个领域的需求。”新丰县司法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道,该县针对医疗事故、金融消费纠纷及家庭婚姻纠纷等成立了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6个,新增了马头、回龙两个片区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之中,矛盾纠纷受理登记、调处工作及定期回访等工作管理制度完备健全,通过分析研判典型案例、排查矛盾纠纷等举措强化调解衔接、有效减少诉讼案件增量,为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2024年新丰县各调解组织接受各类矛盾纠纷651起,调解成功647起,排查纠纷58件,预防纠纷12件,涉及当事人2004人,协议涉及金额884.65万元左右。
充实分脉络,“专”“土”叠加惠民生
如何整合基层解纷力量?紧扣“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要求,新丰县广泛吸收“五老”人员、退休法官等配齐配强调解力量,实现专职人民调解员应配尽配,在全县选任了1020名调解员,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在梅坑镇打造了特色专业调解品牌,接连推出“陈继棉调解工作室”、调解专家服务团,以“传帮带”方式打造专业能力过硬、社会经验丰富的专业调解队伍,2024年梅坑镇个人调解工作室调解成功率达100%。
“正所谓熟人好办事,让村里人参与调解时,当事人会比较好说话,火气也消得快。”新丰县充分发动基层治理“N”力量,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村“两委”干部等“好帮手”“土专家”发挥人脉广、方法活的优势,将常用法律知识融入到议事协调、法律调解等各种场合,与专业调解员打出漂亮的组合拳。
“没订婚能不能还彩礼?”大岭村一对青年男女订婚一年后分手,而双方家庭却因大额彩礼闹得不可开交。村调解委员会邀请驻村顾问律师、“法律明白人”、调解员一同参与调解,多次深入当事人家中耐心劝解、释法说理,最终女方同意将彩礼全部返还,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据悉,为了更好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新丰县司法局还推广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双百行动”联动培训模式,开展多场专题培训讲座,不断提高“N”力量的法律素养与专业技能。
2024年4月29日,县司法局邀请“双百行动”结对共建院校--东莞理工学院到新丰县马头镇军二村开展“法律明白人”宣讲活动。
抓住关键词,联动联调优治理
回龙镇蒲昌村有大罗、小罗两户人家积怨已久,从2017年因交换土地界至不清晰,两邻居从恶语相向逐渐演变成在对方门前堵路、扔石头,直至2023年底,大罗擅自闯入小罗家并将几块巨石放在院内阻碍通行,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大罗父亲受伤。回龙司法所迅速启用“庭所共建”机制,联合驻村工作组、综治办以及派出所等职能部门,采取“背靠背”“三言”调解法,历经两个星期的调解,让两家人认识到了擅自调换土地的错误,握手言和从“多年仇人”变回“好邻居”。
2023年9月13日,回龙司法所所长与派出所民警到邻里纠纷当事人家中走访调查。
调解暖心、服务贴心、释法用心,这是新丰县奋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新丰县高度重视汇聚群策群力化解矛盾纠纷,不仅探索庭所共建基层联动联调机制、“网格化+信息化”矛盾排查机制,持续加强诉调、警调、访调衔接,还充分利用村级议事平台、园区企业工会等激发群众自我规范与自我管理的最大积极性与有效性,2024年通过“庭所共建”机制联动解决矛盾纠纷365件,达成司法确认10件。
让平安看得见、让和谐在身边。新丰县司法局将持续深化“一庭两所”共建,发挥个人调解室带头作用,提升调解队伍专业素质,做优各类调解协调联动,强化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萌芽时化解,全力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