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直联”开展3个多月来,河源上下通过倾听民意,一线解事结化心结,正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河源市委政法委“下访”协调埔前镇有关部门,推动河背村水渠不通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和平县干部“下访”深入贝墩镇入户走访群众,通过“和和来”调解法化解村民水田对换纠纷;龙川县黎咀镇综治中心积极统筹,化解拖欠工资纠纷……
这一改变,正是源自于河源市2024年9月以来,在全市范围创新开展“平安直联”工作,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3个多月来,全市共开展直联3323场次,接访群众7134人次,协调解决群众诉求2336个。
“平安直联”采取挂点直联、信息直联、夜访直联等方式开展工作,挂点直联即结合挂点联系镇村开展直联工作;信息直联即公开直联干部有关信息;夜访直联即确定每周至少一个晚上与群众进行民情夜访,特别是对辖区内留守老人儿童、残疾人、失能人员等在册重点关注群体进行直联。
通过创新实施“平安直联”四步工作法,河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开辟践行“四下基层”、落实“四个万家”、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四级联动
深入一线“打捞”民意
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安直联”工作,将其列入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高位推进。
河源市委书记何国森专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平安河源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河源市“平安直联”工作方案》,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市、县两级建立“平安直联”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一体部署推动。市、县、镇、村四级加强联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民意,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截至目前,河源市领导已全部开展直联,共开展33人次;市直政法、信访部门共开展直联51场次,解决群众诉求59件;县(区)四套班子成员、县直政法单位和信访部门班子成员共开展直联720场次,解决群众诉求557件。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包村镇干部、村(社区)书记等共开展直联2523场次,解决群众诉求1699件。
“三联”协同
家门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河源构建“市领导示范先行、市县平安办协同督导、镇街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开展“平安直联”工作作为践行“四下基层”、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
2024年12月11日晚,市委书记何国森到灯塔镇结游草村,与群众拉家常,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为民解忧纾困。在结游草村支部书记游秀连家中,何国森详细询问了村庄基本情况,关切询问群众期盼和需求。在村民游希帆家中,何国森倾听他对村庄道路进行改造提升的建议,会同县镇村干部现场研究相关解决方案。
2024年12月19日,市长李勇平来到龙川县鹤市镇罗乐村村民杨阿姨家中开展“平安直联”,询问杨阿姨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医疗保障、子女就业等情况,并针对其提出的希望加强对其家庭政策扶持和提高救助标准的意见现场进行研究,落细落实各项帮扶保障措施。
市领导率先垂范,带动全市各级各部门采取挂点直联、信息直联、夜访直联,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了“市领导同志示范先行、市县平安办协同督导、镇街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办”施治
一线解“事结”化“心结”
群众面临的问题太复杂,无法现场办,怎么办?
河源坚持问题分类办理,依托“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紧盯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强化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的统筹作用,提高解决民忧民困的效率和精准度。
河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峰深入源城区榄坝村、大水井社区、中田村和河背村开展直联工作,重点走访调研未成年人关爱帮教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相关情况,协调多个职能部门帮助解决其生活、学习的实际困难;协调埔前镇有关部门,推动河背村水渠不通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
河源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峰开展“平安直联”活动。
江东新区临江镇澄岭村通过定期召开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平安直联”会议,积极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东源县四套班子领导和政法单位、信访部门班子成员结合“大树头+”议事机制深入开展直联,创新开展“平安直联+普法”;
2024年12月25日,东源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邓山到康禾镇开展“平安直联”活动。
和平县委领导班子成员2024年11月25日到贝墩镇新南村入户走访群众,了解到其与一村民存在水田对换纠纷情况,随即与矛盾双方沟通调解,希望群众万事“和和来”,主动讲和让步,最终在维护双方利益的前提下,成功化解矛盾纠纷……
对于一般的问题,直联干部在基层接待群众诉求,第一时间“现场办”;对于较为复杂、直联干部现场无法解决的事项,将登记在册,由镇(街)综治中心“统筹办”,吹哨相关职能部门约访群众,及时有效化解;对于镇(街)综治中心无法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将上报县级综治中心,安排领导干部“包案办”。
闭环管理
探索“平安直联+”新路径
东源县灯塔镇白礤村村民冯女士反映其同村村民家的牛损坏了她家种下的树苗,诉求对方赔偿相应损失。此前两人也因其他事发生过不愉快,镇村干部曾组织过双方调解,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经过对该事件初步了解后,“平安直联”领导及干部迅速召集双方当面沟通交流,同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双方进行了法律知识的宣传及教育,成功说服了双方和解,此邻里纠纷事件也因此次“平安直联”工作的开展圆满解决。
2024年12月9日,紫金县副县长吴荣辉到紫金县敬梓镇冯坑村结合“平安直联”开展禾坪说事。
围绕开展“平安直联”工作,河源按照“访前调查准备+访中会商研究+访后限期办结”的规范流程,建立健全“首问负责”“接诉即办”制度,建立完善提前公告、规范登记、依法办理、及时反馈、事后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制度,做到受理群众事项全部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跟踪办理,“谁接诉谁跟踪、谁办理谁反馈”得到落实。据了解,“现场办”“统筹办”“包案办”的事项,原则上需在1天内、1周内和1月内反馈,做到群众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2024年9月29日,和平县委书记邓卓文到阳明镇开展“平安直联”工作。
同时河源推动村(社区)组建“平安直联”志愿者服务队伍,推动形成问题联治、风险联控、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县(区)委平安办成立回访工作组,进行实地和电话抽查受理事项的办理效果,了解群众评价情况,并将相关结果纳入平安建设考评内容。如龙川县随机抽取直联群众进行电话回访,建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台账,逐项督促落实整改。
当前,河源各级各部门以“平安直联”为契机,注重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小切口、小场景创新,探索“平安直联+”经验做法,不断总结固化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