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辛辛苦苦工作的工钱拿不到,心都凉了!幸亏法院帮忙调解,让我们心里有了底!”近日,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法院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成功化解了8起劳务合同纠纷,拿到调解书的许某开心地说。
据悉,许某等8人都是吴某聘请的“泥头车”司机。因吴某拖欠许某等人工资余款5000元至2.2万元不等,许某等人在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间陆续辞职。其后,许某等人发现其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都已被吴某拉黑。多次追讨无果,许某等人只好于2022年12月初将吴某诉至茂南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吴某支付8人工资款共计10.5万元。
为帮助这批司机尽快讨回工资,茂南法院决定将案件分流至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引导双方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接到案件后,调解员立即与吴某进行电话联系。吴某表示他对拖欠司机们工资的事实没有异议,但因他的运输款被拖欠,他也只能拖欠司机们的工资。
调解员指出运输款和工资款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建议吴某考虑工资款对这批农民工家庭生活的重要性。调解员还向吴某阐明相关法律规定,告知若进入执行程序可能会对其后续生意产生不利影响。经过调解员释法说理,吴某同意在法院的主持下解决纠纷,并提出了分期支付工资的方案。
随后,调解员逐一与许某等8人进行沟通。但许某等人情绪激动,声称他们已经对吴某丧失了信任,不同意吴某分期支付工资的提议。
调解员又耐心地做起了许某等人的思想工作,建议司机们考虑吴某的履行能力,以务实的态度与吴某协商解决问题,并告知司机们若吴某不按约定履行,他们可凭法院出具的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听了调解员的话,许某等人在权衡利弊后,同意参与调解。
根据司机们的时间安排,调解员首先约了吴某与许某等5名司机于12月6日到法院调解。调解员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方式,就吴某分期支付工资的期数、每期付款金额等组织双方协商,逐步缩小双方分歧。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约定吴某自2023年1月至10月期间,分期支付所拖欠的工资款给许某等5人。
次日,其余3名司机也来到法院,参照前一日的方案与吴某签订了调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