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刺鼻性气味从附近厂房散发出。进入银湖工业区,清溪镇一名网格管理员被眼前一幕震惊了——车间内污水横流,废水废油直排入下水道,“环境十分恶劣,疑似非法喷漆窝点,需上报!”
接报后,清溪镇智网中心协调镇生态环境分局前往处置。原来,该场所负责人无法提供环保相关的审批、验收资料,属于非法喷漆窝点,且存在偷排乱排的情况。执法人员对该场所进行查封处理,并责令其未完善相关环保手续前不得投入生产。
这是东莞市智网系统工作体系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作用的缩影。过去的一年里,在东莞市委政法委、市智慧网格管理中心推动落实下,全市网格管理员发现上报各类问题隐患296.2万宗,联动各级入格部门处置问题隐患294.3万宗,处置率达99.2%。
立足本辖区,迈开“铁脚板”,上万名智网系统工作人员进千家门、解千家忧、办千家事,在隐患排查、纠纷化解、帮扶救助等工作中恪尽职守、发挥光热。
踏“铁脚板”
消防隐患线索处置超45万宗
“推开门,天那水、涂料、油漆等危险化学品、有机溶剂就堆放在里面。”回忆起两个多月前的一次巡查经历,石排镇向西村网格管理员历历在目,“安全生产管理混乱,且没有独立危化品仓库,该场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该事件被上报至镇智网中心后,中心协调该镇应急管理分局到场处置。经核查,该场所违规存储白电油、开油水和香蕉水一批。执法人员当即责令该场所停业整顿,并依法查处。目前该案件已交由镇应急管理分局作进一步处理。
紧盯事故隐患多发部位,重点排查违规住人、违规停放电动车、储存易燃易爆危化品等重大消防安全隐患,2022年9月,全市掀起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热潮。排查过程中,市智网机动巡查队这支“尖刀连”也奔走在排查一下,在3轮实地检查中发挥督导作用,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2510宗。
为进一步增强排查专业性,东莞市智网中心还组织举办3场“莞智云课堂”,系列消防安全专题培训有效增强了全市上万名智网系统工作人员在实际巡查中针对消防隐患的排查发现能力。
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去年9月以来,全市网格管理员累计发现消防隐患线索共46.5万宗,完成处置45.4万宗,处置率达97.7%。
建“缓冲器”
发现上报出租屋“微弱信号”线索1500余条
在东莞,越来越多市民感受到,一名网格员就是一名平安哨兵,也是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的“和事佬”。
“别着急,慢慢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接到群众反映后,石碣镇黄泗围村网格管理员赶往家庭纠纷现场。听到当事男子破口大骂之后,网格管理员对夫妻双方进行情绪安抚,了解事情原委,并协调专职社工参与调解。最终怒火平息,当事男子获得妻子的谅解。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矛盾纠纷排查,是东莞市智网工程参与社会治理的关键一招。东莞各镇街(园区)还广泛开展出租屋矛盾风险化解等宣传教育,线上线下齐发力,引导市民群众使用“智网人人拍”小程序上报矛盾纠纷问题线索,累计接收相关线索问题6条,均及时推送处置。
聚焦微弱信号,摸排矛盾纠纷,过去的一年,为期一个月的出租屋矛盾纠纷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在东莞铺开。出租屋管理者行动起来,开展矛盾纠纷隐患自查自纠,家庭邻里纠纷、生活困难人员、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疑似违法犯罪行为等人员及相关情况都是重点关注对象。
在维稳安保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出动网格管理员26.55万人次,排查出租屋41.35万栋,发现上报出租屋“微弱信号”线索1563条,填报《出租屋矛盾纠纷隐患调查表》30.26万份。
搭“避风港”
累计帮扶救助上千人
除了解纠纷、排隐患,东莞智网工程还活跃在群众帮扶一线,为困难群众搭建起“避风港”。
“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弟弟,但始终杳无音信,今天终于找到了,谢谢你们!”前不久,石排镇网格管理员救助了一名流浪青年,这是他的家属赶来时,对网格管理员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原来,由于家庭变故,这名青年已流浪八年,引起周围居民注意。在接到群众反映后,沙角村网格管理员赶往高架桥现场,在桥底发现了这名青年踪迹。经过劝说,网格管理员将其带回村委会避风休息,并上报线索、联系公共服务办工作人员、警长、社工前来协助处理,最终帮其联系到远在湖北的家人。
聚焦特殊群体、帮扶困难人群,网格管理员为重点帮扶救助人员搭建起“避风港”。帮扶之外,东莞充分发挥“智网工程”实体化工作平台优势,开展小候鸟夏令营、人人都是网格员体验日、家庭婚姻心理调节、就业帮扶等活动,组织人员走访慰问独居老人、困难家庭,提供上门式便民暖心服务。去年,东莞累计开展各类服务1523次,帮扶救助1135人,派发帮扶救助宣传单张16.93万份。
踏“铁脚板”、建“缓冲器”、搭“避风港”成为智网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常态,他们筑起了东莞基层社会治理的“蓝色堡垒”,守护着莞邑大地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