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东莞市公安局石龙分局兴龙派出所获评广东省公安机关创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优秀单位,这个派出所紧扣辖区实际, 全面践行“枫桥经验”,大胆创新、精耕细作,打造出了一片别样“枫”景。
市民叶先生和陆女士是邻居,叶先生为图方便,长期将私家车停在陆女士家门口并堵住了出入通道,双方多次交涉无果,陆女士一气之下就将一堆垃圾堆放在叶先生车头,造成车辆污损划伤。在特邀调解员史丽华的耐心调解下,陆女士答应出钱为叶先生修车,而叶先生也为自己的行为向陆女士表达了歉意,一场邻里纠纷就此得以化解。
史丽华是第十二届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目前在石龙镇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任教。兴龙派出所启动“创枫”工作之后,聘请了史丽华等3名世界举重冠军担任派出所特邀调解员,并专门成立了独具石龙地方特色的“举重若轻”调解室,借助世界冠军的声望与影响力,对群众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兴龙派出所还按照风险大小,将群众矛盾纠纷分为绿、黄、红“三色”进行管理,推动调解、处置工作从清单式静态登记向分级化动态预警升级。与此同时,他们还推动驻所调解员到纠纷类警情现场开展“现调”或前移至警务室开展“初调”,对于复杂的矛盾纠纷则发动多元力量“联合调”,推动派出所与人民调解“一体运作”、与行政司法调解“协作联动”、与社会调解“同频共振”。此外,兴龙派出所还建立了《关于警情下降、警情处置效能评估机制》,深化民生热点问题治理,并出台《关于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化解矛盾纠纷587宗。群众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超98%,基本实现了“矛盾不上交”。
在“创枫”过程中,兴龙派出所推出了“安企”“助企”“护企”一揽子服务,共举办便企专场25场次,优化“线下+线上”24小时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数十个。此外,派出所民警还与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并携手相关单位深入群众“家门口”开展爱老“护宝”行动,以“一老”带“一族”倍增式提升群众满意度,真正做到了“服务不缺位”。
石龙镇作为闻名遐迩的广东“四大”古镇之一,兴龙派出所辖区地处石龙镇老城区,长约1.4公里的骑楼街及其附近的中山公园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单就是这个小小的中山公园,去年发生的涉赌警情就占到整个派出所辖区同类警情数量的近50%。为此,石龙公安分局吸纳公园周边学校、博物馆等单位的安保力量组建了“骑楼义警”小组,建立常态化的联勤、联动、联防机制,对中山公园展开治理。目前,中山公园内的义警驿站已与城管驿站合二为一,形成了联合共治态势。随着兴龙派出所把中山公园纳入“1、3、5”分钟防控圈,通过“宣、防、治”解决现实问题。
石龙镇地处东江中下游南岸,东江在石龙分支为北干流和南支流,所以兴龙派出所还担负着守护东江沿岸18.4公里水域安全的重任。他们通过与打私、渔政、海事等部门开展常态联巡,与华威水上救援队等公益组织开展联动救援,创新性推动基层警务向水上前移,搭建起群众身边的“水上枫桥”,护航东江水域平安。
“创枫”只是一个起点,没有终点。石龙公安分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践行新时代的“枫桥经验”,更好地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更好地实现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