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普法宣传主场活动现场,市民与“法律明白人”IP阿鹏、小布合影。
普法现场,普法工作人员为市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
“高空抛物,属于违法行为,不能扔。”
“谁说的?”
“民法典里写着呢。”
……
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传统文化与普法宣传有机融合,会释放出怎样的活力?
5月22日,在南头古城,朗朗上口的快板、幽默风趣的法治主题相声,在引得台下市民群众开怀大笑的同时,又让众人直观地了解“身边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的内容。
相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源于生活、扎根于民;南头古城历史悠久,被誉为粤东首府、港澳源头,是深圳城市的原点。在深圳历史之根和文脉之源,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象化演绎,法治宣传与文化元气、文化底色相结合,释放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此次活动由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普法办主办,南山区司法局、南山区南头街道办协办。当天,南头古城举行了2024年“民法典宣传月”普法宣传主场活动,并启动深圳市法治文化系列活动。同一天,南山区司法局主题党日活动一并开展,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
一场党建引领业务建设的普法宣传盛宴,在南山如约开展。
在南山乐享一场普法盛宴
法治社会建设强调社会共治。如何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一直是基层法治化治理的难题。
为此,深圳构建起包括“八五”普法讲师团、社区“法律明白人”和党员普法志愿者的“生力军”队伍,以凝聚各方力量。
活动现场,深圳市“法律明白人”IP阿鹏、小布,从线上走到线下,给市民群众和优秀“法律明白人”代表赠送民法典等普法宣传书籍资料。
赠书仪式后,原创法治主题相声和快板表演闪亮登场。相声演员结合民法典知识,以案说法、幽默有趣,赋予了传统民间曲艺新的生命,深度融合了党建文化和普法宣传,吸引了市民群众驻足观看。
为构建沉浸式普法新路径,活动现场还邀请各区司法局及相关单位共同参与普法微集市,普法工作人员、“法律明白人”向现场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发放普法宣传书籍和资料。
让民法典走进群众身边,走到百姓心里。在普法微集市上,“党员先锋岗”“解忧杂货铺”等摊位备受瞩目。“你的烦忧我来倾听,你的疑惑我来解答”,南山区的法援律师、妇联律师等工作人员,围绕民法典、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耐心答疑解惑。
活动寓“法”于乐、融“法”于趣、化“法”于心。现场特别设置普法主题互动游戏,播放深圳市普法办制作的原创法治宣传视频,用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内容,给群众带来不一样的法治体验。
在民法典宣传月,深圳将开展民法典“六进”活动。设计民法典精品课程,依托市、区两级“普法宣讲团”,让民法典走进机关、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和网络,不断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民法典的浓厚氛围。
南山区司法局介绍,下一步,南山区将通过民法典法治宣传讲座、普法小站、民法典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等方式继续深入开展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别具特色的法治文化活动,纵深推进全面守法普法。
广东经济第一区的普法担当
法治建设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23年,南山区GDP达8566.02亿元,连续11年稳居全省区(县)第一。作为广东经济第一区的南山,在普法工作开展上,同样凸显担当与责任。
一方面提升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的学法意识。
去年10月17日,南山区普法办组织全区32家行政执法单位分管法治工作的领导干部,前往深圳市行政审判中心旁听行政诉讼庭审,通过“零距离”庭审观摩、“面对面”的法治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2023年,南山区组织全区公务员参加“全省国家工作人员2023年度学法考试”,参考人数4663人,参考率、及格率及优秀率达100%,均达到标准。
另一方面重点普法内容有序推进。
首先,南山利用重点时间节点,开展普法活动。除了突出学习宣传民法典,南山区还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利用智慧法务小程序平台,组织群众参与答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法律宣传月期间,依托南山区创新创业法律服务中心送法进园区,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多渠道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向片区企业提供相关问题的法律建议及解决方案。
其次,南山区实行动态调整“八五”普法讲师团,提升普法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这支由政府普法专职工作人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等共60名法律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讲师团,进一步提升了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再者,南山结合城市阅读底色,走出了一条“阅读+普法”的特色路径。南山区司法局与深圳书城南山城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每月一场普法讲座,为市民普及宪法、物权、合同、人格权、侵权责任、教育等相关法律知识;依托南山书城三楼法律书店设立“南山区普法小站”,每月双周开展公益法律咨询,解答市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给予专业的法律指导和建议。在深圳这座“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南山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文化氛围,书香氤氲之下愈发浓厚。
值得一提的是,立足国际化街区定位,针对外籍人士的普法需求,南山区还打造出可复制的涉外普法样本,并对全区外籍人士推广,陆续形成了覆盖四个街道的6大涉外服务中心。协助编印的中英文普法宣传读本,以问题为导向,案例为辅助,有效解决外籍人士在深的法律需求。
法治种子随春风遍布南山
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响起的地方,法治的种子已随春风遍布南山。
过去一年,南山区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全区以及8个街道与102个社区全部达到省考核标准,交出一份优秀的成绩单。其中,南山街道南光社区、桃源街道龙联社区、沙河街道文昌街社区等7个社区,先后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2023年,粤海街道高新区社区、西丽街道西丽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南山区的模范社区队伍阵容再度扩大。
普法的重点在于基层,也难在基层。身在基层的“法律明白人”,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法律明白人”,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居)民。因此,“法律明白人”通常充当着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法治实践引导员等多重职责。
2023年9月,全国普法办把深圳列入全国6个“法律明白人”作用发挥工作试点。南山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引领,党建与业务、文化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区共培养408名“法律明白人”,实现了“法律明白人”社区全覆盖。
结合“法律明白人”培养,南山区通过讲座、文艺演出、法律咨询等方式积极宣传宪法法律知识,培养群众法律素养。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也随之在城区各个角落落地生根。
目前,南山已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每个社区至少有1个法治文化阵地。这些阵地每年定期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全区已建成3个五星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个四星级基地。这些基地主题鲜明、富有特色,已成为群众乐见、影响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法治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