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潮州市潮安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平安乡村创建工作。2024年以来,全区共排查矛盾纠纷化解1480宗,化解率100%,其中多部门联合调处成功5宗,领导包案调处成功3宗,诉调、检调、警调、访调对接113宗。
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筑牢矛盾调解“硬”基底
一是聚焦综治中心。潮安区在全市率先完成镇级综治中心“六室一厅”规范化建设,在2023年推进庵埠、凤塘、凤凰三个镇先行点建设的基础上,2024年再选定沙溪、枫溪、浮洋、古巷四个镇作为示范镇,开展“枫桥式”综治中心和构建“1+6+N”基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建设,以此辐射推动全区镇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目前,浮洋镇综治中心硬件建设已顺利完成。
二是延伸基层触角。依托镇级、村级综治中心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打通矛盾调解“最后一米”,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化解在基层。庵埠镇综治中心将综治力量再融合、综治触角再延伸、综治功能再优化,首批建成霞露村、茂龙村、仙溪村、文里村、雅士利公司5个综治中心平安建设试点工作站(服务站)。三是织密网格建设。在原1242个综合网格框架下,进一步划分综合网格内部的人、地、事、物,强化最小应急单元、潮安义警等群防群治队伍和网格员、调解员队伍等综治力量建设,常态化开展基层小矛盾小纠纷摸底排查和调处化解工作。
因地制宜、对症施策,优化矛盾调解“软”联动
一是强化庭院联动。统筹政法部门轮驻或随驻镇级中心,推进多元协作联动解纷。潮安法院着力构建“府院联动、多方协同、公众参与”多元解纷机制,与庵埠镇文里村等8个单位成立联调工作室,与文祠镇楠木村等4个村居共建“无讼村居”,在金石镇、凤凰镇成立网上巡回法庭,打造“即开即审”车载巡回法庭。龙湖派出所作为省第二批“枫桥式派出所”,依托龙湖古寨这一人文符号,打造有广度、有力度、有温度的“三度”基层治理新模式。凤凰司法所利用凤凰“茶+调解”文化传统底蕴厚重这一独特优势,建立“示范判例+专业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式解纷,带动茶园纠纷、土地纠纷、劳动争议等批量同类案件快速妥善化解,同时将法治元素巧妙融入凤凰山茶旅走廊建设项目,以“法”“景”融合打造凤凰镇特色法治文化阵地,该司法所作为2023年度广东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单位获省委政法委通报表扬。
二是细化多元力量。整合政法、信访、应急、消防等资源力量进驻,健全矛盾纠纷解决工作机制和衔接机制,牵头检察、法院、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到驻点中心办公,同时发挥与矛盾纠纷多发的婚姻家庭、金融保险、住建等领域有关的行政部门职能作用,分领域、分系统对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诉求应排尽排、应调尽调、快调快结,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一站式“便民窗口”。
三是深化心理服务。依托全区各镇(场)、村(居)综治中心严格按照“五个一”标准建立的450间“粤心安”社会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推动镇级中心集信访调处、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多部门、多主体“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帮扶”,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2024年以来,全区开展心理咨询334次,心理健康宣传教育266次。
淬炼“三色”、五治融合,打造矛盾调解“多”管齐下
一是平安乡村绘就和谐“底色”。在庵埠镇、枫溪镇、归湖镇分片召开潮安区平安乡村交流汇报会,组织在相关村居进行实地参观,对进一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和交流座谈,加深了对平安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亮点的认识,不断提高平安乡村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积分兑奖”增添参与“特色”。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纳入“积分制”基层治理,积极推行“积分兑奖”形式,“沃视通党建智联”线上注册率达100%。通过引导群众主动介入、化解、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全过程,以积分榜公示激励、机制保障、兑奖奖励三管齐下,逐渐在基层形成“积分多、徽章亮、面子足”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面貌。
三是科技赋能提升治理“成色”。探索“网格+积分”管理模式,充分推广运用“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信访超市”“雪亮工程”“数字乡村”等多种信息平台,以远程调解、云端调解的“人治+智治”模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数“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