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记者从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法院获悉,该法院近日发布《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法院破产审判白皮书(2017-2024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接下来将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司法服务功能,进一步推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了解,《白皮书》认真梳理了三水法院近年来破产审判情况及面临难题,提出下步工作计划,并发布十个破产审判典型案例。2017年至2024年,三水共有161家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主要以“僵尸企业”为主,制造业占比38.5%。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80.12%,主要因内部管理不健全、抵抗风险能力弱、融资能力差、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陷入困境。
《白皮书》指出,2017年至2024年,三水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375件,化解债务97亿余元,盘活资产7.88亿元,挽救4家企业,出清136家“僵尸企业”,力促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近年来,三水法院持续提升府院联动深度和广度,依靠区委政法委领导,推动成立由区国资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及各镇街政府等二十三个单位组成的区企业破产府院联动工作组,建立助企纾困信息共享、涉众型案件提前会商等机制,就涉企业注销登记、档案查询等事项形成多个会议纪要,凝聚破产审判合力。此外,三水法院着力提升审判专业化、管理精细化水平,对破产案件分类处置、精准识别,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并出台《破产财产处置工作操作指引(试行)》,就处置破产财产、盘活市场资源要素作出规范,提高破产财产处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