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202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69万余件,其中诉前化解纠纷14万余件,立案审判执行案件55万余件,办结50万余件,未结案件降至近10年最低。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深圳法院“解决商业纠纷”指标保持全省第一,上线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创新小微企业办理破产审理模式、建立劳动争议“调援裁诉”深度衔接机制等3项经验举措被全省推广。这一成绩背后,是深圳法院系统构建的立体化法治保障体系的生动实践。
2024年,深圳法院出台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以公正高效司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据了解,深圳法院审结民商事一审案件27.2万件,标的额超3200亿元;通过优化保全措施释放涉查封财产价值311.9亿元;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3.2亿元;为助力企业纾困,深圳法院推广执前和解、执行宽限期等措施,为履行债务的企业及时修复信用2.7万次,助力企业重返行业“赛道”。
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之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备受瞩目。2024年,深圳法院审结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85万件,对178件侵犯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犯罪予以惩处。加强生物医药、芯片、新能源等领域创新成果司法保护,加大侵权惩罚性赔偿力度,判赔金额达1.9亿元。
2024年,深圳法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司法服务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据了解,深圳法院不断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审结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案件38373件,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审结相关案件513件,助力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支持企业发展并重,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5934件,依法打击恶意欠薪犯罪,规制恶意解约牟取经济补偿等行为。深圳法院深化愈疗型家事审判模式,完善家事调解、家事调查、心理辅导等机制,实行诉前、诉中、判后全流程心理疏导,全年审结家事案件8526件。联合市妇联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共建基地暨家事纠纷调解中心,开展家庭教育指导2146次,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79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1087份,倡导离婚不离责、同心护童心。加大对家暴案件依职权调取证据力度,及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87份,联动各方推动保护令落地执行。
2024年,深圳法院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办结执行案件14.3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576亿元。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全面推广运用“回旋镖”系统,智能循环复查被执行人财产,对7113件已终本案件发现新的财产后及时执行完毕。着力解决执行“骨头案”,指令基层法院“交叉执行”案件551件,执行到位4.9亿元。在全国率先出台电子资产执行工作规程,解决互联网账户、虚拟商品等电子资产执行变现难题。探索“法院+公证+资产处置平台”执前财产自行处置方式,有效提高财产变现价值和效率。强化执行威慑,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发布失信名单4.8万人次,罚款、拘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485人,形成强力震慑。
数字赋能改革创新
面对司法改革新形势,深圳法院以数字赋能和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打造新时代智慧法院建设典范。
2024年,深圳法院深化数字赋能,推动人工智能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建成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率先启用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实现全流程人工智能辅助办案。上线半年来,该系统完成321万次的法官指令任务,在各办案决策环节主动推送类似案例和相关知识536.8万条,阅卷、庭审、文书撰写等审判工作关键环节得到有力辅助,案件审理的规范性、裁判尺度的均衡性、释法说理的透彻性均得到提升。
2024年,深圳法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
——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局,深入推进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重点改革任务,涉及法院工作的45项改革任务均已提前落地、持续深化;
——聚焦公正司法,完善审判权制约监督机制、裁判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编撰的类案审理指南增加到109个;
——聚焦高效司法,实行繁简分流、小额诉讼应用尽用、类案集约专办等三项机制,7.2万件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局、案结事了;
——聚焦社会治理,福田法院建立“一庭室一街道”对接机制;罗湖法院探索涉众型纠纷示范判决机制;龙岗法院探索“法院+N”纠纷化解格局;坪山法院联动人社、工会等部门建立劳动争议前端化解机制;光明法院建立类型化纠纷一体化解机制;深汕法院依托村街区三级联动纠纷调处体系,推动一大批纠纷就地高效化解。
“2025年,我们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努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赵菊花说。